□河南日報記者 李運海 劉曉陽
近年來,小西瓜已經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靶∥鞴虾贸?、好看又好賣,種西瓜是個技術活?!?月2日,在夏邑縣北嶺鎮劉集村一個西瓜大棚里,60歲的瓜農田留生正滿頭大汗地采摘小西瓜。
田留生是當地的西瓜種植大戶,聽說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培育的“美顏”小西瓜產量高、收益好,他今年種植了16畝。他高興地說:“這個瓜上市早,皮薄、瓤脆、甜度高,每畝地純收入超過2萬元。”
種植小西瓜有啥科技秘訣?田留生認為,最主要在育苗環節。因為土地有限,瓜農大多重茬種植,帶來的問題是病害多。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方法是在南瓜上嫁接西瓜。他說:“嫁接時正值冬季,需要燒鍋爐供熱保持一定溫度,嫁接的成功率才高。否則,苗容易爛?!?/p>
對瓜農來說,買了良種,就相當于成功了一半。西瓜個頭“從大到小”、西瓜種植從滿地爬到“樹”上長,是科技進步的結果,需要科研人員不斷探索,培育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高品質西瓜。
在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一個實驗室里,記者看到擺放著很多瓶瓶罐罐。一問,里面裝的是西瓜“DNA”。該所的王平勇博士說,西瓜的病害很多,要想增強西瓜的抗病性,就要從基因上改變,研究人員需要提取抗枯萎病、抗白粉病、抗蔓枯病等抗病害基因。
在該研究所智能日光溫室,種了兩排西瓜,一排苗高,一排苗矮。原來,這是研究西瓜株高、株型的實驗。王平勇說,高苗、矮苗最直觀的區別是矮苗占用空間少,更適合密植。同樣品質的西瓜、同樣的面積,矮苗能多種,產量更高,效益也就更高。
我省是全國西瓜種植面積最大的省,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400萬畝左右,占全國的十分之一。在一些地區,西瓜是主導產業,在農民增收和產業發展、鄉村振興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河南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西甜瓜研究室主任趙衛星說,未來一方面要培育出高品質的西瓜,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培育出高產的西瓜,推廣科學的栽培技術,讓更多的瓜農通過種植西瓜增收致富。
在中牟縣采訪時,記者碰到來自重慶和云南的客商正在瓜地考察新品種的長勢。這些客商表示,對美顏、滿月等小西瓜新品種很感興趣,將采取合作的方式,將新品種推廣到當地種植。
(張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