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小時候家鄉的貧困讓我記憶深刻,能走出去到城市里生活是我兒時的夢想。”邵建在成子湖邊出生,在那里長大,脫貧致富的夢想從小就在他心里扎根了,前幾年當上村干部后,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又成為他新的夢想。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帶領鄉親們打贏的這場脫貧攻堅“翻身仗”,邵建一臉自豪。
成子湖片區在“十二五”時期被確定為省級六大扶貧片區之一,也是宿遷市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堅中之堅。2013年9月,泗陽縣盧集鎮原成河、谷嘴、春光、顧李4個村合并為成子湖社區,被確定為省級經濟薄弱村。
2017年底,盧集鎮根據成子湖社區地理環境、土壤條件,規劃建設面積2060畝的桃果示范基地,基地位于成子湖片區中心地帶。2018年8月,30歲的邵建放棄市區一家企業的管理崗位,回到家鄉成子湖社區任返鄉興村新村干,次年5月任社區黨委書記。上任后,邵建尋求省農科院支持,建起了桃果新品種試驗區、優質品種展示區和特產產品示范區。目前,基地主要有映霜紅、春美、紅夏、霞輝等6個品種。有效錯開上市時間,每個品種都能豐產又豐收。
為增加村民資產收益,社區組建了土地股份合作社,304戶村民將土地以入股的形式交給合作社運營。入股村民每年每畝有830元土地租金、200元固定分紅、120元耕地保護政策補貼。在基地打工的村民每月還能有2000元左右的工資。
10月7日上午,在泗陽縣盧集鎮成子湖社區桃果示范基地,70歲的陳長江和工友們忙著鋤草、剪枝。“種了一輩子地閑不住,我家土地流轉出去有租金和分紅,在這里干活一天還能掙60塊,這樣的好日子過去想都想不到!”老陳樂呵呵地說。
基地第一批桃樹是2018年栽種的,2020年首次掛果,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種植戶們憂心忡忡。邵建帶著大伙一起尋找出路、商定對策:品質最好的包裝成禮盒,走高端市場;大部分進入華東各大批發市場,小部分進入零售市場。幾個渠道共同發力,當年桃果銷售一空,收入130多萬元,桃果產業成為社區農民脫貧致富產業。2020年,社區實現集體經濟收入1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8萬元。
“十三五”期間,泗陽縣開發建設了成子湖旅游度假區。利用緊靠度假區“泛溪問水”景區的優勢,成子湖社區舉辦桃花節,搞足球比賽,建燒烤廣場、風情民宿、家庭農場,社區鄉村旅游紅紅火火,獲評宿遷首家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
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日均1.35萬游客涌入成子湖旅游度假區尋找“詩和遠方”,賞湖戲水、摘桃品桃,社區農家樂、民宿、家庭農場家家爆滿。民宿“湖濱小院”老板楊麗說:“現在最愁的是房間太少!”
邵建介紹,目前一家上市公司正在和社區洽談,擬投資建設包含特色酒店、萌寶寶樂園在內的農旅融合項目,豐富游樂項目,提升接待能力。“今年村集體收入預計突破125萬元,旅游業的貢獻額將越來越大。”
江蘇省泗陽成子湖旅游度假區黨委書記、管理辦公室主任,盧集鎮黨委書記夏前浩表示,將聚力推動成子湖社區實現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民房變客房、產品變商品,成為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樣板。
(朱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