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銀川6月26日電(記者 曹迪)寧夏銀川市西夏區的賀蘭山東麓葡萄產區是全球知名的葡萄酒酒產區,但在過去,賀蘭山腳下卻是一片荒灘戈壁。經過多年的生態治理修復,這里成為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典范。
生態治理結合產業發展 荒灘礦坑也能變綠洲
志輝源石酒莊位于寧夏銀川市西夏區鎮北堡鎮昊苑村,也是賀蘭山東麓葡萄產區核心區域。這里不僅有2000畝的釀酒葡萄園,還有8000畝的防風林與休閑公園。但在十多年前,該地因高強度的砂石料開采,遺留了大面積的礦坑。十幾年來,賀蘭山生態環境治理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深入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賀蘭山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修復成效對比圖。 中國青年網記者 曹迪攝
志輝源石酒莊的總經理袁園介紹到,1986年,她的爺爺帶著兩個兒子從安徽來到賀蘭山下創業,創立了寧夏志輝實業集團有限公司。1996年,公司開始在賀蘭山下植樹造林,治理荒灘。但是大面積的荒地只靠種樹無法做到可持續發展,急需轉型。200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倡導大力發展葡萄產業,于是志輝實業也投身葡萄酒產業,在荒灘上開墾葡萄園,在廢棄的礦坑區內規劃建設酒莊。

志輝源石酒莊葡萄園。 中國青年網記者 曹迪攝
荒灘、石頭地對于糧食來說不是種植的理想土地,卻是葡萄最好的種植區。2015年,志輝源石酒莊與中國農業大學建立科研合作關系,從科學種植、精準釀造等方面展開研究。2016年,又在占地1200畝的廢棄礦區內投資建設了賀蘭山運動休閑公園,打造了一個集生態旅游、體育運動、休閑養生、科普研學為一體的綜合園區。14年來,志輝實業在賀蘭山下生態治理了18000畝荒灘,修復廢棄礦區6000畝,種植生態林8000畝,釀酒葡萄2000畝,經果林1000畝,各類植物攻擊300余萬株,切切實實打造了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園。
“葡萄酒+旅游”帶動村民發家致富
2015年,袁園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決定將葡萄酒發展與旅游產業結合,對酒莊進行改造,規劃了游客的參觀路線,也加入了品酒等體驗項目,2017年改造完成后,酒莊便對游客免費開放。2020年,志輝源石酒莊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從2017年到2021年年底,酒莊累計接待游客超過100萬人次。游客來到這里,我們也希望能向他們傳播一些中國的葡萄酒文化。”袁園說道。

工作人員在修剪葡萄枝葉。 中國青年網記者 曹迪攝
酒莊開拓了旅游業,還帶動了昊苑村村民們脫貧致富。袁園介紹道:“過去,村民們只能在葡萄地里種葡萄,或者在酒廠里撿葡萄,但我們發展旅游業以后,村民們不僅擁有了更多的就業崗位,收入也能翻倍。比如他們現在可以做葡萄酒銷售人員,年收入會有十幾萬、二十幾萬元,但過去他們的年收入也就三、四萬元。“
對于未來,袁園也表示會堅持將葡萄酒產業同加強黃河灘區治理、加強生態恢復結合起來,增加文化內涵,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綜合效益。
(曹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