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2023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開幕式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今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的主題為“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
在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期間,各地將開展形式多樣、精彩豐富的網絡安全宣傳活動,不少科研機構、高校甚至中小學校也參與其中,全面營造共筑網絡安全防線的濃厚氛圍。學校開展網絡安全宣傳工作,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網絡安全素養,讓他們暢游網絡空間。
這一代青少年作為網絡時代的原住民,在知網、懂網、用網等方面可謂遙遙領先于全體網民的平均水平。正因為青少年與網絡深度融合,他們遭遇網絡安全風險的概率也大大提升;另一方面,青少年可能會因為自認為較為懂網而“過度自信”,從而放松警惕,陷入電信網絡詐騙等騙局。
網絡安全素養欠缺,既會讓青少年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淪為受害者,如因個人信息保護不當而造成信息泄露,也可能會讓他們成為網絡安全的破壞者,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例如,有些學生將社交賬號租借給不法分子,從而犯下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某知名高校畢業生非法獲取大量學生信息建立顏值網站最終被刑拘的教訓也歷歷在目。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網絡安全也不可能有青少年的安全。為了能讓青少年群體更好暢游網絡空間,提升他們的網絡安全素養勢在必行且迫在眉睫。
一方面,網信、安全等部門要以網絡安全宣傳周等活動為契機,多組織網絡安全進校園活動,通過網絡安全知識宣講、法律法規常識普及、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等方式,讓身處相對封閉校園的學生了解更多有關網絡安全的知識及相關防護技能。在開展網絡安全宣傳教育時,可采取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如動漫、視頻、互動小游戲等,讓網絡安全理念在青少年群體入腦入心。
另一方面,學校要針對青少年群體使用網絡的行為特征,開設網絡安全素養提升課程,聘請網絡安全領域專業人士授課講座,從理論和實操兩個層面提升學生的網絡安全素養。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從事網絡安全服務的政府部門和企業,現場觀摩網絡安全攻防演練等,進一步了解破壞網絡安全的行為方式及危害,從而在日常用網過程中提高警惕、加以規避。
網絡雖好,安全為先。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集中開展的時間雖然只有一周,提升網絡安全素養卻是與青少年用網時時相伴的重要課題,必須長期抓、抓長期。如此,網絡安全方可得到更有力保障,青少年的網絡之旅才能安全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