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4月25日長沙訊 為弘揚教育家精神,推進校本研修高質量發展,4月19日至21日,第四屆教師培訓師同升論壇暨2024年中西部教師發展工作研討會在湖南舉行。論壇以“弘揚教育家精神,引領高質量校本研修”為主題,重點聚焦校本研修的路徑和方法,探討教師隊伍培養的新思路,探索教師培訓師踐行教育家精神的校本化路徑,吸引了省內外420多名教師現場學習,同時還有13萬人次在線觀看。
在主論壇上,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鐵道教授從團隊學習共同體、能力發展連續體、實踐知識建構、資源開發利用四個方面闡述了校本研修的設計與實施策略、路徑。首都師范大學王陸教授展示了一堂高質量“好”課的數據特征,介紹了課堂教學的優化路徑,為中小學開展基于高質量課堂教學特征的實踐改進提供了循證指南。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工會主席、培訓管理科科長黃佑生立足校本研修的現存問題,從好的校本研修的特征、主題式校本研修的價值意義、區域推進和學校行動策略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為構建區域與學校校本研修生態指明了方向。
分論壇上,20名來自一線的教師培訓師及10名來自高校、教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圍繞“區域整體推進校本研修體系建設”“學校校本研修模式的建構與實踐”“校本研修中的自我修煉”“名師名校長工作室引領校本研修的有效路徑和策略”四個主題,就校本研修的基本要義、路徑、方法以及區域整體推進校本研修等議題展開了深入交流與研討。
“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和書本中,更發生在解決真實的問題中。”來自湖南省第一師范學院科學教育與普及研究中心的鄭敏副教授通過大量的實踐案例,印證了科創活動項目式教學是實現學科融合、提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有效方式。
校長論壇上,南寧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王文蓉教授與來自重慶、長沙、湘潭三地的四位校長就“校本研修的解難之道”展開了討論,針對校本研修中校長領導力不強、教師參與不夠、成果產出不足等普遍性難題,四位校長在王教授的專業引領下結合本校實踐從不同角度做了解答。充分展示了校本研修在學校發展、教師成長中的關鍵作用。
湖南省自2016年啟動實施教師培訓師培養工程,是全國第一個省級層面大規模開展教師培訓師培養的省份。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牽頭舉辦四個批次省級教師培訓師培養對象高研班,對400名培養對象進行為期2年的專業化系統性培訓,并帶動13個市州、88個縣市區培養了7100多名培訓師。
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徐文勝表示,湖南明確了“建培訓湘軍,做專業培訓,興湖南教育”的使命,堅定了“培訓種福,幸福你我”的信念,首創“雙育”培養模式,基于培用結合創建培訓師駐點實踐范式,培養了一支有格局、本土化、專業化、復合型的“師培湘軍”。
“教育家最需要的不是刻意‘打造’,而是蓬勃生長的‘土壤’。”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員、湖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總督學郭建國說,“當教育家精神成為一個群體共同追求和踐行的普世價值時,新時代的教育家自然應時而生,層出不窮。”
本次論壇為中西部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一個寶貴的交流平臺,與會者在此匯聚智慧,共同探討教育改革發展的新思路和新舉措。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將以此為契機,繼續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動教師培訓及教師隊伍建設,為教育強省、教育強國注入新的力量。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鄒碩 朱友芳|湯頌 彭勇 宋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