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不應質疑中國繼續用法治推進高質量開放的決心。中國發展成為全球外商直接投資首選地之一,得益于多年來中國不斷通過立法維護在華外企合法權益。
12月9日,因涉嫌違反《反壟斷法》,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美國芯片企業英偉達展開調查。對此,部分人士無視事實,在反壟斷調查上持雙重標準,指責中國將外資營商環境政治化。
英偉達作為全球芯片行業巨頭,在推動全球AI革命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調查因此備受媒體關注。多家西方媒體報道稱,在美國新政府上臺前對英偉達展開調查,是中國對中美貿易戰采取的一項戰術性措施;還有媒體試圖對此進行炒作,稱調查與中美兩國爭奪AI發展主導權而導致地緣競爭日漸激烈有關。然而,真正原因很簡單:據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英偉達涉嫌違反《反壟斷法》及其于2020年完成收購以色列芯片企業邁絡思科技時的承諾。
英偉達收購邁絡思,進一步鞏固了英偉達在半導體行業的領導地位。經深入分析,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認為此項集中對全球及中國GPU加速器、專用網絡互聯設備、高速以太網適配器市場,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為此,英偉達提交了解決該交易帶來競爭問題的措施,作出了明確承諾,其中就包括交易雙方和集中后實體“應依據公平、合理、無歧視原則”向中國市場繼續供應英偉達GPU加速器、邁絡思高速網絡互聯設備和相關軟件、配件。經評估,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依法附加限制性條件批準了該交易。
近年來,英偉達以美國政府不斷擴大半導體出口管制為由,陸續停止了多款GPU加速器產品對華供應,侵害了中國相關企業合法權益。英偉達涉嫌違反《反壟斷法》規定,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其立案調查也在意料之中。《反壟斷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反壟斷執法機構依法對涉嫌壟斷行為進行調查。有效執行審查決定附加的限制性條件,既是英偉達的主動承諾,也成為了其法定義務。
除中國外,美國司法部也對英偉達展開了反壟斷調查,評估英偉達是否壟斷市場,阻止客戶使用競品。有指控稱,英偉達威脅客戶,若同時從英偉達及其競爭對手購入商品,將受到懲罰。同時,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也在調查英偉達可能存在的不公平銷售行為。
近日,英偉達低調回應,只表示“很樂意回答監管機構對我們業務提出的任何疑問”,顯示出對中國法治化營商環境的信心。實際上,英偉達一直視中國為其重要國際市場之一,據FactSet的數據顯示,英偉達約16%的收入來自中國,僅次于美國。英偉達CEO黃仁勛曾表示,中國市場“對科技產業非常重要”,并警告稱,若無法與中國貿易,美國企業將遭受“巨大損失”。
中國把吸引和利用外資作為政策重點之一。2023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1.13萬億元人民幣,處于歷史第三高,與2019年的9415.2億元相比,表明中國在全球投資市場上仍享有強大競爭力。
對英偉達展開反壟斷調查,不僅不能抹煞中國為在華外企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的努力,反而凸顯出中國法治化的營商環境。正如中國在各種場合多次重申的那樣,中國將繼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歡迎外企來華,共享中國發展紅利。
本文編譯自《中國日報》12月11日社論
原標題:Nvidia antitrust investigation legal and justified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中國日報中文網
編譯:曹靜 編輯:李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