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下午,《一位上海建筑師連接的世界:紀錄片 <鄔達克> 文獻展暨上海近代建筑師研究同濟學術譜系展》在同濟大學開幕。 鄔達克>
這次延伸拓展活動,又一次將《鄔達克》拉回了大眾的視野。《鄔達克》以歐洲旅滬建筑師鄔達克人生故事為切入點,重構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縫隙里,不同族群和文化的人們在中國上海,如何跨越鴻溝、實現共贏、創(chuàng)造經典。表達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這一永恒主題。
本次展覽主題的主題為:一位上海建筑師連接的世界。“一位上海建筑師”既是指紀錄片的主角,歐洲旅滬建筑師鄔達克,也指片中提及的所有在上海的近代中外建筑師,是他們,跨越鴻溝,創(chuàng)造經典。
“連接的世界”既是指這一時期中外建筑師大多接受中西合璧的教育,將國外的經驗帶進中國,創(chuàng)建了中國建筑學科,他們是在中西方文明中穿梭與交流的人。也是指建筑師這一職業(yè)連接著社會的廣泛領域,建筑遺產則凝結著文化價值和集體記憶。同時也指作為一種跨文化、跨媒介的文化載體,紀錄片在調研、拍攝和傳播過程中所連接的世界以及尋找、實現的共識。
紀錄片最大的價值無外乎真實和真誠。用最真誠的態(tài)度去探尋真實的歷史,記錄溫熱的今天,才有可能承載起記錄歷史、傳承文化和啟迪未來的使命;才有可能構建起一座座跨越時空的橋梁,將過去與現在、個體與集體、本土與國際緊密相連。《鄔達克》正是這樣一部作品。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近代建筑歷史研究和遺產保護領域的權威專家、同濟大學教授鄭時齡在觀展后評價道:“這是兩場關于上海近代建筑和建筑師的展覽,展現了與世界的早期全球化連接,我們懷著熱情和敬意參觀陳慶導演和華霞虹教授以及她們的團隊多年鍥而不舍的鉆研和辛勞打造的紀錄片和建筑師展,兼具學術性和知識性的展覽讓建筑師鄔達克連接起17位中外建筑師,將一座建筑延伸為成百上千座建筑。”
紀錄片學術顧問之一,同濟大學原常務副校長、法國建筑科學院院士伍江教授認為:“作為一位來自萬里之外的歐洲建筑師,在一個大動蕩的年代只身來到中國,在上海創(chuàng)業(yè)、在上海成名,為今人留下了一個不一樣的上海。紀錄片《鄔達克》將這個充滿傳奇的故事搬上銀幕、推向公眾,讓世界看到了上海的包容與偉大。而這個展覽則將這個傳奇故事背后的建筑史研究成果又進一步推向了學術研究的前沿。”
中央新影董事長,紀錄片《鄔達克》出品人姚永暉表示,作為國內頂尖的建筑教育與研究機構之一,同濟大學建筑學專業(yè)歷史悠久、底蘊深厚、人才濟濟。今天,我很高興的看到,紀錄片《鄔達克》在這里以一種全新方式呈現在大家面前。這場展覽,不僅是對紀錄片《鄔達克》的一次深化與拓展,也是對上海近代城市和建筑領域的一次回望與致敬,更是建筑和影像——兩種同樣能跨越時間、超越國度的文化載體,一次獨特而溫暖的邂逅與對話。
同濟大學校長助理李翔寧表示,上海近代建筑連接著世界,值得探索跟不同領域合作如何用建筑歷史和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紀錄片《鄔達克》學術顧問之一、同濟大學教授,本次展覽聯(lián)合策展人華霞虹分享道,近年來,因多方力量共同作用,斯裔匈籍旅滬建筑師鄔達克及其上海作品成為現象級網紅。專業(yè)界雖樂見建筑和建筑師的人文歷史價值、物質空間作為生活載體和公共議題的特有潛力被廣泛看到,亦憂心一枝獨大的文化消費遮蔽復雜的史實,阻礙文化的多元發(fā)展。然而,中宣部(國新辦)“紀錄中國”傳播工程支持項目,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制作并出品的五集紀錄片《鄔達克》,讓我們欣喜地看到了以建筑師為載體傳達“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這一永恒主題可能達到的文化藝術和人文思想的新高度,也是建筑領域與大眾傳播跨界合作的新高度。
總導演兼制片人陳慶表示,“十年前,當我起心動念想要做這樣一部紀錄片時,我是決然未曾料到,一位百年前的歐洲建筑師,會把如此眾多的“當下”和“我們”連接;三年前,當我們在上海鄔達克紀念館正式開啟這一趟繁復細密的旅程時,我是斷然沒有想到,一個小眾且地域性的選題,會帶領我們與世界發(fā)生如此真切的關聯(lián)。 ”
2024年也是中國與匈牙利、斯洛伐克兩國建交75周年。《鄔達克》的主創(chuàng)團隊歷經數年,跨越亞歐美大陸,追尋鄔達克的足跡,采訪了眾多相關人物,搜集了大量珍貴文獻,最終呈現了一部生動、感人、充滿智慧與啟示的佳作,該片創(chuàng)作構建起跨越時空的橋梁,同樣是中匈、中斯傳統(tǒng)友誼的美好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