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做實做優“工會服務在身邊”工作品牌,打造職工情有所依、困有所解、心有所歸的服務工會,寧夏總工會廣泛征集職工意見建議,2024年里扎扎實實為職工辦好“十件實事”。
圍繞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特殊職工群體送溫暖、提升職工生活品質三大核心目標,全區工會采取了“看、問、聽、查、錄”的全方位摸排方式,特別關注了中小微企業職工、低收入職工以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群體。
籌集4410萬元資金用于實施職工困難項目化幫扶,惠及職工4.96萬人次,延續2023年試點工作的成功經驗,2024繼續為困難勞模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重點聚焦80歲以上高齡、殘疾、失能、獨居等急需幫助的勞模家庭,101戶勞模家庭享受到了這一貼心服務。
“體檢項目是根據送餐員的職業特點設置的,讓我深深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對我們外賣員的關愛。”今年26歲的楊文源是餓了么配送平臺的專職騎手,他所說的免費體檢,就是寧夏總工會面向全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和環衛工人開展的“健康守護”工程里的一項重要內容。
寧夏總工會籌措2200余萬元資金,為172名省部級農民勞模每人提供了價值1000元的體檢服務,為5萬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及環衛工人提供了量身定制的健康體檢服務。同時,還特別為7000名新就業形態女性勞動者開展了乳腺癌、宮頸癌的專項篩查,為她們的健康筑起了一道堅實的防線。
寧夏工人療養院聯合了全區20家具備體檢條件的公立醫院,共同建立“職工健康守護聯盟”。寧夏總工會計劃通過3至5年的連續體檢服務,確保職業相對穩定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和環衛工人都能得到全面的健康體檢。
“今天,我找到了依靠,以后有困難就找咱工會!”貨車司機張文軒滿臉喜悅地說道。11月10日,寧夏總工會與銀川市總工會聯手舉辦了寧夏貨拉拉貨車司機集中入會儀式暨關愛服務活動,現場50余名貨車司機收到了工會精心準備的入會“愛心包”。
“愛心包”裝有貨車司機喜歡、實用的剃須刀、急救包、保溫飯盒、腰部護理靠墊等日常所需物品,還配備了《工會法》等維權知識宣傳資料。
今年以來,寧夏各級工會依法為貨車司機追要運費,對困難貨車司機給予幫扶救助,用服務贏得信任,共有2.08萬名貨車司機加入了工會。
2024年暑假,寧夏總工會精心策劃了系列“感恩祖國·擁抱未來”陽光少年工會夏令營活動,為200余名來自困難職工、農民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家庭的子女送上了一份特別的禮物。孩子們分五批前往北京市、銀川市等地,開啟了豐富多彩的研學之旅。
一位職工說道:“因為經濟原因,自己孩子參加夏令營,還能去銀川、去北京!孩子參加夏令營回來,感覺心氣一下子提高了,這讓我非常感動。”
“現在好了,這工會驛站24小時都開著門,手機一掃就能進去,我們工作間隙再也不怕風吹日曬了。”環衛工人夏月梅滿臉喜悅地說道。
今年5月,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的首家智能工會驛站——“365+”工會驛站正式投入使用,為周邊的300余名環衛工人和新業態勞動者提供了全天候的便捷服務。
各地驛站積極推行“五進”服務和24小時不打烊的工作模式,將思想政治引領、先進文化、政策法規、暖心服務、愛心慈善“五類”服務融入驛站功能體系,同時借助現代技術手段實現驛站24小時運營。
截至年底,寧夏各級工會建成了1034個工會驛站。其中,542家驛站實現“五進”,197家驛站實現了24小時“不打烊”服務。這些驛站有效滿足了勞動者在就餐、飲水、休息等方面的基本需求,讓職工“抬腳就能進站點,抬手就能享服務”。
今年9月,在寧夏固原市原州區頭營鎮蔣和村的萬畝蔬菜基地,一場西藍花采收勞動競賽火熱上演,吸引了周邊7個自然村組的100多名采摘高手一決高下。
這場競賽,正是寧夏總工會2024年“提升勞動技能·助力鄉村振興”村級主題勞動競賽系列活動的一幕。14場村級勞動競賽,讓廣大農民深切感受到了勞動的榮耀和豐收的喜悅。
這一系列村級主題勞動競賽內容豐富多彩,涵蓋了種植、養殖、農業機械操作與維修、家政及手工制作、農產品加工、建筑、農村電商等多個領域。活動吸引了100多個村的近萬名勞動者熱情參與,有力促進了鄉村技能人才隊伍的壯大。
在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扁擔溝鎮海子井村,閑置的小學教室變身職工文化活動中心,讓村級工會服務觸手可及;銀川市西夏區鎮北堡鎮昊苑村,聯合工會應運而生,依托“葡萄酒+民宿旅游+民俗文化”產業,充分發揮服務職工的“兜底”功能……這些,都是寧夏總工會培育的100個村(社區)級工會組織建設試點中的佼佼者。
寧夏總工會設立500萬元以獎代補資金,分三個等次,積極推動覆蓋職工多、新業態勞動者集中的100個村(社區)級工會組織從“建起來”向“活起來”“強起來”轉變。
“真沒想到,職工醫療互助給我報銷了這么多錢,我太感動了!”網約車司機白師傅激動地說。今年8月,白師傅因心臟病入院治療,總費用高達11萬余元。雖然醫保統籌報銷了一部分,但個人還需承擔3萬余元。職工醫療互助金的幫助,他的經濟壓力得到了有效緩解。白師傅正是寧夏總工會為寧夏2.6萬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贈送“互助保”和“意外險”的受益者之一。
2024年,寧夏總工會積極行動,為寧夏3083名外賣員、5917名快遞員、12208名貨車司機、2960名網約車司機以及862名其它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贈送了職工“互助保”;同時,還為近千名眾包騎手贈送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塞上鄉村兩天兩夜”職工療休養活動,寧夏總工會籌集5000萬元資金,按照每人500元的標準,補助全區各行業10萬名職工享受療休養服務。這一福利主要面向生產、工作一線的工會會員,特別是長期從事苦臟累險和勞動強度較大崗位的職工、在本職崗位作出突出貢獻的技術骨干、患有職業病和慢性疾病的職工、在本單位工作年限較長且從未享受過療休養的在職職工,以及工傷和即將退休的職工。療休養的目的地和活動路線由寧夏文旅和農業農村部門共同整合精品鄉村旅游資源,精心挑選提供。內容以休息療養為主,同時穿插紅色教育、鄉村振興示范鄉(鎮)村參觀體驗農耕樂趣,以及寧夏“六新六特六優”產業參觀等活動,讓職工在享受健康療養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寧夏高質量發展的建設成果。
“十件實事”事事關乎職工切身利益,件件得以扎實落實。2024年,寧夏總工會向職工鄭重承諾的“十件實事”,取得實效,也成為寧夏各級工會持續做好服務職工工作的新起點、新動力。(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