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旅融合的時代浪潮下,如何讓傳統非遺與蓬勃發展的旅游產業激情碰撞,綻放全新活力?又該搭建起一個怎樣的平臺,讓非遺傳承人與旅游從業者攜手共進,創造無限可能?寧夏銀川市西夏區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3月26日,由西夏區文化旅游體育廣電局主辦的“西夏‘酉’禮 ‘遺’彩紛呈”非遺文創暨旅游產品推介活動在西夏區懷遠書房啟幕。
活動現場,15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旅游特產品牌企業代表依次登臺進行精彩推介,分別展示了賀蘭硯、巴鳥麻編、楊家布藝、匠人喬皮藝、寧夏夾纻漆器、絲綾堆繡、剪紙、葫蘆烙刻畫、纏花、輯珠等非遺產品。
同時,杞里香、紅瑪瑙等枸杞品牌的全系列產品也在推介會上精彩亮相,這些優質的旅游特產不僅體現了西夏區乃至寧夏豐富的物產資源,更展示了本地企業在旅游產品開發方面的創新成果。
推介路演的非遺產品各具特色,凝聚著匠人們的心血與智慧,展現了西夏區非遺資源的多樣性和深厚底蘊。楊家布藝憑借精美的圖案與細膩的針法,傳遞出傳統布藝的無窮魅力。賀蘭硯制作技藝傳承人展示了精美的硯臺作品,分享了與高端野奢度假酒店安漠酒店的合作模式,為非遺與旅游產業的融合提供了生動案例。
將普通的麻繩編織成兼具美觀與實用性的藝術品——巴鳥麻編、大樂之野——夏多蘭民宿代表上臺分享了與巴鳥麻編合作的成功經驗,為非遺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鑒。
同時,為增進酒莊及民宿負責人對非遺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加工過程的了解,活動還精心設置了現場觀摩環節。在非遺麻編傳承基地,觀摩人員在傳承人的講解下,深入了解了麻編文創產品的制作流程、工藝特色。通過親身體驗,大家對非遺技藝的深邃內涵與獨特魅力有了更為深刻的體會。在大樂之野—夏多蘭民宿酒店,大家親身領略了非遺與民宿產業融合所綻放出的獨特魅力,這種創新融合模式為進一步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鑒,也讓大家看到了以非遺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賦能旅游發展的更多可能性。
據了解,3月26日到4月6日期間,懷遠書房外還特別設置非遺及旅游產品展示專區,集中展銷轄區有代表性的非遺及旅游文創產品,為即將到來的小長假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進一步宣傳展示西夏區豐富的文化旅游產品。(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