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至18日,中國領導人對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三國進行國事訪問,展現了中國持續深化同周邊國家關系的堅定意愿,也彰顯了中國對地區合作的高度重視。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所言,此訪對推動中國同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以及中國東盟關系整體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此次對越南的訪問恰逢中越建交75周年。此訪既展現兩國傳統友誼的延續,也為兩國領導人深化互信、拓展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機。自2004年以來,中國一直是越南的最大貿易伙伴;2016年,越南也成為中國在東盟的最大貿易伙伴。中越雙邊貿易額連續4年突破2000億美元,2024年超過260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中越兩國同為社會主義國家,都在根據自身國情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加強合作不僅有助于相互借鑒、共同發展,也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2023年中國領導人訪越期間,兩國領導人就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達成共識,為雙邊關系開啟新篇章。在高層戰略引領下,中越交流合作日益廣泛,中國也成為越南最主要的旅游客源國之一,展現出雙邊合作的廣闊前景。
此訪還包括馬來西亞和柬埔寨。此次三國之行體現出中國對發展睦鄰關系的高度重視,中國正以實際行動推動親誠惠容理念走深走實,將區域合作不斷向前推進。
當然,也必須看到,中國與部分東盟國家在歷史和現實層面上確實存在一些分歧,需要妥善處理。“和”是解決問題的基礎,只有堅持平等協商、相互理解、照顧彼此關切,才能真正實現和諧共處、互利共贏。
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域外勢力在東南亞不斷“攪局”,試圖通過排他性的軍事同盟、炒作領土爭議等方式干擾地區局勢。這種做法無助于和平穩定,只會加劇緊張、加深分裂。在這一背景下,地區各國必須將本國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放在首位,堅持合作、全面和可持續的發展戰略。
因此,地區國家應共同努力,支持以東盟為中心、開放包容的區域架構,尊重東盟和平、自由和中立區地位,遵守《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等各方認可的地區規則,通過對話增進互信,以合作實現安全,以發展帶來穩定。
自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提出以來,中國持續深化與周邊國家的務實合作,開創了睦鄰友好的新局面,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亞洲相處之道。未來,中國也將一如既往,做東盟值得信賴的長期戰略伙伴,推動東南亞這片熱土真正成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希望之地、示范之地。
本文編譯自《中國日報》4月14日社論
原文標題:Neighborhood trip will help consolidate regional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中國日報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