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從寧夏銀川市西夏區發展和改革局了解到,今年一季度,西夏區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0.7:58.7:40.6,服務業占比首次突破40%,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19.35億元,同比增長3.0%,較去年年底增長8.4個百分點,經濟運行持續向好。
西夏區持續落實好寧夏“肉牛十二條”“牛奶十五條”政策措施,著力在改造西干村肉牛養殖園區、建設牛肉分割加工車間、培育“興涇黃牛肉”農業品牌等方面深耕細作,全力打造現代化肉牛養殖園區,肉牛產業“蓄”勢勃發,鄉村振興“牛”勁十足。同時,積極爭取各級各類資金3523萬元,謀劃實施聯農帶農項目15個,大力發展農業經濟和特色產業,不斷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二產方面,我們推行‘一企一策、一題一解’服務模式,用好用活降低用電成本和晶硅產業降本增效措施,推動重點企業紓困解難、釋放產能,為工業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西夏區工業信息化和科學技術局局長馬永香介紹,經統計,34家重點企業累計完成產值176.25億元。同時,西夏區發布了2025年鼓勵民間資本投資項目清單,建立健全了多部門協作的建筑業發展協調機制,全力打造主動服務經濟發展的“新窗口”,構建起企業深度參與經濟發展的“新路徑”。經統計,一季度建筑業總產值、增加值分別增長150.4%、59.8%。
西夏區搶抓“兩新”政策擴圍機遇,大力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全方位激活市場消費活力。截至目前,累計核銷家電、手機以舊換新9638筆,直接帶動消費超3400萬元。同時,常態化開展“美食、商貿、文化、旅游、購房+”系列活動,高質量舉辦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半程馬拉松路跑花季賽,1至3月,共接待國內游客215.03萬人,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2.5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88%、3.07%。經統計,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實現48.45億元,同比增長6.9%。(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