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寧夏召開第八屆枸杞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寧夏科技廳副廳長馬俊超介紹,枸杞產業是寧夏“六特”產業之一,寧夏始終堅持沿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布局人才鏈、配置資金鏈,抓重點、攻難點,深化東西部科技合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寧夏開展了枸杞基因組學、功效物質提取、栽培機理等基礎研究,構建了枸杞高密度遺傳連鎖圖譜,建立了枸杞化合物數據庫。去年以來,先后支持有關高校院所和企業開展了枸杞糖代謝基因響應鹽堿脅迫分子機制、枸杞葉酚類化合物改善肝細胞氧化損傷的作用機制、枸杞子對帕金森病患者的作用機制、枸杞多糖改善腸道菌群及代謝治療糖尿病作用機制等系列研究,發現了一批新的功效成分,開發改善腦功能和治療糖尿病、抑郁癥等功能產品和院內制劑15種。
寧夏穩定支持枸杞新品種選育工作,創建了保存2000余份種質材料的枸杞種質資源庫,構建了枸杞資源圃、種子低溫庫和標本庫“三位一體”保存體系?!皩庤健毕盗需坭搅挤N覆蓋全國所有枸杞產區,占我國枸杞主栽品種的90%以上。
寧夏堅持需求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支持開展了枸杞種質資源收集與精準評價、枸杞重大害蟲生態調控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枸杞原漿標準體系構建及功能性產品開發、養眼抗衰枸杞產品創制、枸杞根腐病菌拮抗菌及相關微生物群落研究、枸杞蚜蟲寄生性天敵昆蟲資源挖掘與利用等系列研究。篩選出殺蟲作用明顯的微生物菌株3個,研發植物源新制劑2個,枸杞害蟲綜合防治效果達85.59%,化學農藥減量30.92%。篩選發現了以枸杞子為主要原料用于防治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有效組方杞菊方,突破了枸杞汁發酵護肝等功能產品加工技術,開發出一批機理明確、功能定向、活性成分提取工藝成熟的抗抑郁、抗疲勞、增強免疫力等枸杞新功能產品。
寧夏依托東西部科技合作機制,引進集聚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專家團隊,著力開發枸杞藥用、食用、保健等功能產品。全力支持企業、高校院所組建各類科技創新平臺,累計布局建設國家枸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自治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技術創新中心15家。深入實施科創主體擴量提能行動,培育枸杞產業高新技術企業等科技型企業68家、創新聯合體1家、產業科技創新聯盟1家。支持中寧縣建成自治區枸杞產業農業科技園區,培育入園科技型企業29家、科技創新平臺2個,柔性引進科技創新團隊3個,初步形成以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檢驗檢測、企業孵化等為核心的科技服務體系。
組織寧夏農科院、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寧夏實施了枸杞水肥精準高效管理技術應用、粗脊蚜繭蜂繁育及枸杞田間應用技術推廣、枸杞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枸杞益生菌發酵飲料開發與轉化應用、枸杞高效栽培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等一批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有效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攝影:楊俊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