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寧夏銀川市召開“銀川企業家日”座談會,企業代表32人與銀川市委書記和多部門負責人面對面座談。
為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銀川市于7月 18 日—19 日舉辦了“銀川企業家日”系列活動,
7月18日,在銀川市民大廳里宏觀經濟政策解讀會、線上招聘會、產品展銷會吸引眾多企業家。
宏觀經濟政策解讀會特邀國家級經濟學領域權威專家、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譚永生進行專題講座,深度剖析宏觀經濟形勢、產業變革動向及政策環境演變趨勢,為企業家提供前瞻性洞察和戰略性思考框架,助力企業把握時代脈搏、優化發展路徑。
線上招聘會利用“云平臺”廣泛宣介銀川市人才引進、就業創業等相關政策,精準匹配引才和就業雙向需求。邀請沃福百瑞、砂之船(銀川)奧萊、杞里香、中移鐵通銀川分公司、百川新材料、中科天際科技6家重點產業企業人力資源從業者做客直播間,介紹企業概況、福利待遇及崗位需求,吸引區內外求職者“云選崗”,拓寬企業“云引才”渠道。
68個展銷平臺,廣泛邀請農副產品生產加工銷售、葡萄酒展、科技、房地產等領域企業參與布展,集中展示特色產品與服務,為參展企業搭建高效對接平臺,有效拓展銷售渠道,促進市場流通與品牌提升。
2023年9月8日,銀川市人大常委會決定,將每年的7月19日正式設立為“銀川企業家日”,這是銀川“以城之名”發出的最響亮禮贊。
記者了解到,2023年以來,銀川市連續三年高規格召開民營經濟大會、累計表彰180家優秀民營企業和250名優秀民營企業家、發布“宜商銀川”“企業評價部門”等一攬子政策,持續開展紓困解難集中辦公會和政企溝通早餐會、推出多樣化的服務活動…設立企業家日兩年來,銀川市始終視企業家為最珍貴的“自己人”,堅定地讓企業家站上發展的“C位。
銀川市聚焦“規范管理促發展,政策賦能啟新程”,每季度開展人力資源企業政策集中宣講活動,內容涵蓋機構設立、勞動合規、社保繳納等全流程,并結合典型案例指導企業防范用工風險。采用“宣講+答疑”模式,今年以來累計解答企業疑難問題40余項,發放穩崗補貼766.01萬元,惠及31戶企業,有效助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2025年1-3月,銀川市累計落實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2.5億元,惠及市場主體1.5萬戶(人)次。持續深化“政策找人”機制,線上通過征納互動、新電子稅務分局等渠道精準推送稅費政策2.9萬條、操作指南2.3萬條、提示提醒35.5萬條、引導辦理7.8萬條;圍繞新電局操作、數電票開具、所得稅匯算等主題,開展稅費政策可視答疑5場次,吸引1000余戶納稅人觀看,解答實操問題110余個,辦稅繳費便利化水平顯著提升。
銀川市把法治政府建設作為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以創建促提升、以示范促發展,全市法治營商環境建設邁上新臺階。在全區率先推出涉企行政檢查“白名單”制度,將合規經營、社會責任履行突出的企業納入名錄,切實減少檢查頻次。組織全市47家行政執法單位及縣(市)區對872家申報企業開展資格審查,首批112家“白名單”企業及228項免檢和降頻事項清單即將公示。嚴格推行“掃碼入企”檢查機制,堅持“不報備不檢查、不掃碼不檢查”,企業掃碼后執法人員方可入企檢查,目前已完成線上備案1925次。印發《銀川市涉企“綜合查一次”聯合執法機制實施方案》,梳理首批15項聯合執法事項,明確一般領域檢查每年原則上不超過4次,重點領域不超過12次,已開展“綜合查一次”64次。
銀川市持續深化“十萬大學生留銀川專項行動”,成功舉辦“鳳鳴湖城”招才引智大會暨產業人才雙選會,創新搭建“不斷線”網絡招聘會和“AI求職賦能體驗區”,吸引21所區內外高校嘉賓及生物醫藥等領域148家企事業單位“面對面”引才,線上關注超100萬人次。累計征集發布76家單位1496個人才需求,組織13家單位赴西安、蘭州等地10所高校招才引智,成功引進39名區內外高校專家人才來銀掛職交流,柔性引進126名專家教授以“科技副總”“周末工程師”形式服務企業。補充智庫專家4名、合作單位2家,完成《關于銀川市第三批高質量發展智庫專家(合作單位)補充推薦情況的報告》,為市委科學決策提供智力支持。
銀川市創新引入DeepSeek,構建“AI+登記注冊”智能服務場景,累計受理咨詢超1萬余件。“電子營業執照”應用場景持續拓展,新增2批25個事項,超11萬家經營主體領用。“經營范圍自主公示”覆蓋面不斷擴大,聯合市農業農村局打造“妙選銀川”品牌矩陣,為廣玉面粉等14家農業企業發放自主公示營業執照。發布《企業開辦“一網通辦”服務評價規范》《“一業一證”事權服務評價規范》2項地方標準,實現政務服務領域地方標準“零突破”。企業開辦、變更、注銷、遷移、個轉企以及開辦餐飲、超市、藥店等8個“一件事”高效運行,“個轉企”上半年新辦183家,同比增長34.56%。以新辦加油站為試點,創新推出企業專屬材料庫,實現重復材料只提交一次,申請材料縮減32%,審批時限壓縮50%,審批效率提速50%。(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