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寧夏同心縣下馬關鎮下垣村的黃花菜田里,一場別開生面的“較量”火熱進行。
7月29日,同心縣總工會聯合下馬關鎮下垣村舉辦的黃花菜采摘技能競賽,吸引了50名種植能手同臺競技。這不僅是指尖速度與技藝的比拼,更是當地以技能提升為引擎,激活特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進一步激發農戶種植熱情、提升專業技能,同心縣精心組織了此次競賽。黃花菜采摘講究“早、快、凈”——早摘鎖鮮嫩,快摘搶農時,凈摘提品相。競賽現場,選手們俯身田間,手指在枝葉間靈活穿梭,將飽滿的花苞快速收入袋中。短短30分鐘的賽程,盡顯農戶們長期勞作練就的扎實功底和高超效率。
作為同心縣重點培育的特色產業,黃花菜種植承載著革命老區群眾增收致富的希望。下垣村依托當地資源優勢,積極發展黃花菜產業,將其打造成了帶動村民增收的“金色名片”。
評委們從采摘動作的“輕采、輕拿、輕放”,到花蕾品相、植株完好度、是否殘留花蒂等多維度進行綜合評定,最終評選出一等獎5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9名,并現場為獲獎選手頒發了榮譽證書與獎金。
“感謝工會和駐村工作隊搭建的好平臺!得獎很意外,也特別高興!”獲獎選手丁艷芳手捧榮譽證書,喜悅之情溢
于言表,“以后我更要把采摘的活兒干得更精細,和大家一起種好、賣好黃花菜,讓腰包更鼓!”她的話語道出了參賽農戶共同的心聲。
此次競賽,不僅是對采摘技能的檢驗和提升,更是對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生動詮釋。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練”,農戶的采摘效率和專業素養得到有效提高,黃花菜標準化種植技術得到進一步推廣,村民對本土特色產業的認同感和發展的內生動力被充分激發,為下垣村產業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從下垣村的黃花菜田,到全縣的枸杞、灘羊等特色產業基地,技能競賽正成為同心縣破解“產業發展缺技能、鄉村振興缺動能”難題的關鍵一招。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