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的這個周末,寧夏涇源縣連續兩場音樂會燃爆了這個旅游小城的清涼夏日。
8月2日,當地體育場內座無虛席,1萬名觀眾共同沉浸在烏蘭圖雅極具感染力的歌聲中。《套馬桿》《站在草原望北京》等一首首經典歌曲引發全場大合唱,震撼的舞臺設計、絢麗的燈光效果與動人歌聲完美融合,為觀眾打造了一場極致的視聽盛宴。也讓更多人認識了涇源這座充滿魅力的小城。
在涇源縣農特產品展銷區,烏蘭圖雅一路走一路與攤主交流,品嘗了涇源黃牛肉干、涇源蜂蜜、蒲公英茶等涇源特色農產品,夸贊“這個牛肉干真好吃!”。在涇源牛街,品嘗了“涇源黃牛肉餅”,直至將一塊餅吃完。
8月3日,“音你相約?好韻涇源” 原創音樂發布暨演唱會熱力開唱,涇源縣從全國詞曲作者征集的214首歌曲(歌詞)中,經過兩輪專業評審,優選出十首植根于涇源山水風土人情的佳作與群眾見面,關靜、李彥君等區內外10名知名歌手齊聚涇河源頭熱情演唱,帶著涇源的山水靈感與人文風情在夜空中回蕩,為涇源的音樂文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原唱歌手到涇源各景區、民宿、文化場所進行了采風活動。參觀了涇源農特產品展示區和涇源牛街。《涇源·別來無恙》作為開場曲目一響起,便引發現場陣陣歡呼。當《山水涇源》的旋律響起,大屏幕同步播放涇源風光大片,老龍潭的飛瀑、野荷谷的棧道、胭脂峽的奇峰一一呈現,觀眾席不斷爆發出“太美了”“一定要去看看”的贊嘆。悠揚的歌聲中,既有對這片綠水青山的禮贊,也飽含著對文旅融合發展的美好期許。這些作品在演唱會現場首次發布,以旋律勾勒涇源生態之美,用歌詞講述人文故事。
隨著夏季氣溫不斷升高,全國游客奔流到涇源這個擁有18℃夏天的小城來避暑,街道上陜A、贛B、川C等各位外地車輛隨處可見,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塞滿了小城的街道,全縣賓館民宿入住率達到90%以上。
涇源縣立足自身豐富的文化資源,持續推進生態、文化、旅游、農特產品深度融合。涇源牛街成為游客的打卡地和暖心地,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涇源牛街就熱鬧起來,作為涇源縣首條集文化、旅游、餐飲、休閑于一體的文商旅融合街區,這里充滿了人間煙火氣。黃牛肉燒烤、羊肉串、鐵板燒、牛雜湯等以涇源黃牛為主料的特色美食香氣四溢,百余家攤位前人頭攢動。街道上,孩子們嬉笑玩耍,大人們談天說地,精彩的實景演出吸引著眾人目光,涇源牛街小舞臺,在五一、端午及每個周末開展文化演出,截至目前,涇源牛街主題演出近40場次,演員們用優美舞姿和動人歌聲,生動展現了涇源的民俗風情與文化內涵,為游客和居民帶來獨特文化享受,成為當地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
5月28日舉辦的龍嶺追日活動,將數百名游客“向陽而生”的感動定格在晨光中,展現了涇源縣獨特的自然奇觀,傳遞了涇源縣生態旅游品牌理念。舉辦的“森林健康跑”活動,讓來自16個省份2000余名跑步愛好者在這個“中國天然氧吧”以奔跑之名擁抱自然、唱響生態之美。
端午節期間的“鄉野而行”丈量“山水涇源”,讓游客在峽谷與溪流交融中深度體驗了涇河源頭的魅力,各社區舉辦的運動會讓市民和游客共同參與的各類文化活動,縣委宣傳部“粽情端午 清涼涇源”向群眾和游客免費發放粽子,讓游客感受到了親情版的友好,政府消費券以抽獎的形式向游客發放,賓館飯店打折、加上消費券,好多游客驚呼“這次旅游基本不出錢了”,這些友好政策讓節假日到涇源旅游的游客得到了一份意外驚喜。
為了讓游客在享受鄉村寧靜的住宿環境時,豐富夜間文化生活,將農村數字電影搬到了冶家村民宿、新月村民宿、房車營地等民宿村。在胭脂峽景區所在地羊槽村舉辦2025年“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暨群眾“自樂班”展演活動,設置特色農產品、非遺文創展示區和“長桌宴”美食品鑒區,不僅提升了民宿的文化內涵和服務品質,讓游客和村民全方位感受鄉村文化魅力,為游客帶來獨特的文化體驗,讓游客在休閑度假的同時,感受到文化的熏陶,進一步增強了涇源旅游的吸引力。
涇源剪紙、刺繡、陶器燒制、手工藝制作等非遺文創產品,麻辣條、蜂蜜系列產品、牛肉系列產品、菌菇系列產品必不可少。剪紙藝人現場展示的精湛技藝,將花鳥魚蟲、民俗故事躍然紙上;刺繡作品色彩艷麗、針腳細膩,傳遞著濃郁的民族風情;陶器燒制延續千年古法,每一件器物都蘊含著黃土高原的質樸與厚重;手工藝人編織的草編、布藝等小物件,則讓傳統技藝煥發新生。與此同時,麻辣條香辣過癮,成為年輕人追捧的零食;天然蜂蜜清甜潤喉,是養生愛好者的首選;牛肉干嚼勁十足,帶著涇源草原的獨特風味;菌菇產品則散發著山野清香,讓人回味無窮,游客們爭相體驗和購買的特色伴手禮。
這個夏天,涇源用文旅活動串聯起綠水青山與文化情懷,書寫著“詩與遠方”交融共生的生動實踐。如今的涇源,不僅是生態休閑的旅游勝地,更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沃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感受其獨特魅力。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