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的街面石頭的墻,石頭的瓦蓋石頭的房,石頭的碾子石頭的磨,石頭的對窩石頭的缸。
9月18日,“2025年貴州·臺灣經貿交流合作懇談會”之黔臺文化旅游產業(yè)融合發(fā)展交流活動走進石的世界——安順云山屯,感受明代軍屯古村落的風貌。
云山屯,明代初年形成的屯堡文化村落中保存最為完好的一處,2005年成為貴州省唯一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稱號的村寨,2012年入選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作為“云峰八寨”的核心組成部分,這里現(xiàn)存屯墻、街巷與各類防御工事,建筑融合江南風格與當?shù)厥瘶嬏厣毦唢L貌。
“很難想象這個地方能保留至今,以前都是馬車經過的地方。”臺灣文旅人林郁汶驚嘆道。
“我們的祖上并非貴州本地人。”當?shù)刂v解員嚴翠萍說道,“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為平定西南,派遣三十萬大軍征討元朝殘余勢力。獲勝后實施‘調北填南’政策,于是將士們將還在江浙的家人遷至此處,在這里長期駐扎下來,‘三分戍守、七分屯田’。如今,這里依然保留著江浙一帶的語言、建筑、服飾等。”
縱然遷徙六百多年,但是“家”一直是屯堡人最重要的主題。
聆聽講解。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黃丹珩 攝
屯堡人的家依托天然山勢作為屏障,有一前一后兩道屯墻,設有射擊孔和瞭望窗,具有很強的防御功能,俗稱“從內可視外,自外難窺內”。
“明代以來的建筑和文化在這里保存得非常好。”臺灣中華旅行企業(yè)協(xié)會會員黃郁婷一邊看一邊感慨,“過去的特色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讓我們仍能看到過去建筑的樣貌和文化。”
觀看地戲表演。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黃丹珩 攝
在村內的古戲臺前,參訪團還觀賞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安順地戲,大家不時拍手稱絕。
“這讓我回想起小時候在社區(qū)看戲的場景,很有意思。”臺灣中華導游領隊協(xié)會會員潘寶鳳說道,“我看到景區(qū)里的戲臺,覺得這里的旅游很有立體感,我們不但可以看到留下來的建筑,還可以看到戲劇的呈現(xiàn),成為能夠完整認識一個地方的好方式。”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黃丹珩
編輯 徐然
二審 楊韜
三審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