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13日張家界訊 記者今日從湖南張家界天門山景區獲悉,Hitch Open世界AI競速錦標賽總決賽將于10月18日在張家界天門山景區舉辦。該賽事由智腦競速基金會(Intelligent Racing Foundation)與張家界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是全球首個以99彎山路作為垂直賽道的AI自動駕駛競速賽事。
Hitch Open旨在通過真實極限場景下的技術比拼,推動自動駕駛技術迭代。同時,賽事全程數據完全開源,相關數據將免費向全球企業及科研機構開放,為物理智能領域突破數據瓶頸提供關鍵支撐,引發全球科技界與汽車產業的高度關注。
自2025年4月啟動以來,Hitch Open經歷了“技術篩選—實戰檢驗”的遞進式賽程:從上海啟動峰會到虛擬仿真初賽、復賽,再到真車實道挑戰,層層選拔出7支國內頂尖高校戰隊,分別是清華大學極限競速戰隊、武漢理工大學智馭戰隊、湖南大學HIVE戰隊、復旦大學Code Wisdom戰隊、吉林大學智翼人工智能戰隊、杭州龍戰隊、海南大學Azure Matrix蔚藍矩陣戰隊。
10月8日至18日,7支戰隊陸續進駐天門山“云端車庫”,在海拔1300米高處調試AI算法與賽車。所有車輛均采用統一的PIX Moving輕量化智能底盤,每天輪流上賽道,在裁判監督下完成計時挑戰。總決賽日,組委會將公布最終排名,并同步發布賽事全程開源數據。
據了解,2019年,法國車手Romain Dumas以7分38秒創下人類駕駛電動車攀登天門山的紀錄;而在今年9月的AI調試階段,湖南大學HIVE戰隊的AI駕駛系統在大霧與限速條件下跑出34分12秒的首個AI圈速紀錄。隨著限速逐步放寬至60公里/小時,AI將迎來真正的“極限對決”。
天門山被譽為“AI競速的珠穆朗瑪”。10.77公里的賽道從海拔200米攀升至1300米,99道彎中多處為180度發卡彎。山高路險、信號復雜,使AI必須在毫秒級內完成轉向決策與路徑規劃。尤其在隧道和盲區,導航信號中斷,AI完全依賴傳感器與算法“蒙眼駕駛”,挑戰無比艱巨。
為保障安全,賽事組委會從“硬件+技術”雙維度把關。天門山景區升級路面與防護設施,中國電信布設特種基站實現全域5G覆蓋;技術上,則通過虛擬仿真篩選與極限彎道實測,確保每支戰隊具備上山實測資格。
Hitch Open的一大亮點在于數據全開放。組委會將把天門山賽道生成的“黃金數據集”免費共享全球科研團隊,涵蓋傳感器融合、氣象突變、無導航行駛等復雜極限場景,被業界視作自動駕駛發展的“稀缺樣本”。這也意味著,全球科研機構可在同一數據基準上共同研發,推動AI物理智能在極端環境適應、安全控制等領域取得突破。
在觀賽體驗上,賽事搭建了“第一視角+5G上帝視角”的雙維觀賽體系。觀眾可實時切換AI車載視角,感受“貼崖過彎”的驚險瞬間,真正實現從“看比賽”到“看智能”的沉浸體驗。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何純 朱友芳|丁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