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隨著最后一批受損房屋通過竣工驗收,北京市密云區因暴雨洪水災害存在局部隱患待修繕的1411宅房屋全部修繕完畢。
走進高嶺鎮瑤亭村村民王以莊的小院,坐北朝南的主房內窗明幾凈,墻體嶄新,窗外掛著鮮紅的中國結。

10月15日,北京市密云區高嶺鎮瑤亭村村民王以莊介紹自己經過修繕的房屋。新華社記者 夏子麟 攝
7月23日至29日,北京市密云區遭遇極端強降雨,引發了嚴重的暴雨洪澇災害。暴雨導致王以莊家的地面下沉,墻體開裂,屋頂滲水。“那天晚上雨水倒灌進院,不到10分鐘水就漫過灶臺了,我們一家老小連夜轉移。”回憶起受災時的情形,王以莊仍心有余悸,而災后被洪水浸泡損壞的房屋,一度成為全家人的“心病”。
北京市密云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何建榮介紹,災害發生后,密云區立即啟動應急機制,統籌18家鑒定機構、160余名評估人員,對全區受災房屋開展應急評估。經多次評估及復核工作,最后確定全區存在局部隱患待修繕房屋1411宅。
質量是工程的生命線。為了讓受災群眾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密云區在開展災后房屋應急評估工作的過程中實行了“一戶一檔一方案”的精細化管理政策。根據群眾自身意愿和實際情況,施工企業與群眾通過雙向洽談,可為房屋添置地暖、墻體保溫層等設施,在修繕的基礎上,提升受災群眾的生活質量。
國慶中秋假期后,王以莊回到了修繕一新的家中。房屋地面經過重新夯實,鋪設了地暖和地板磚。受損的墻面也重新填充,壓實刮白。王以莊說:“借著這次房屋修繕,不僅加了地暖,窗戶和門也換了更保溫的。”
據介紹,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要求,下一步密云區將繼續推進全區受災房屋的重建工作,預計在2026年汛期前完成全部重建工作。(記者夏子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