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國里維埃拉藝術家”國際獎于法國尼斯國家體育博物館盛大舉辦,這一國際知名的藝術獎項旨在表彰藝術家卓越的藝術貢獻與成就,現場云集收藏家、評論家、記者及文化領袖等各界人士。法國里維埃拉作為孕育莫奈、雷諾阿、馬蒂斯、夏加爾、畢加索等藝術大師的沃土,始終以深厚的藝術底蘊與璀璨的藝術光輝聞名于世。該獎項正是為了致敬那些通過作品觸動人類靈魂深處,兼具創新精神與深刻人文共鳴,并將豐沛的情感、思想與創造力回饋社會的藝術家,同時該獎項肯定了藝術在國際舞臺上作為對話、反思和變革力量的持久作用。
現居舊金山的藝術家兼設計師王婧,憑借其在藝術領域的杰出表現受邀榮膺此獎,她的創作與該獎項所倡導的藝術精神形成了深刻共鳴。
王婧的獲獎作品《藝術9號:訪客的步行道——互動、影響與擴張》(又名《私語》)出自她標志性的藝術設計系列作品:《圖案飛躍》——這是一個涵蓋詩歌、視覺藝術和用戶體驗設計的跨領域作品。
獨樹一幟的藝術創作,跨越媒介的深度對話
《圖案飛躍》的核心,在于探索個人和群體如何在人工智能時代下重新解讀和定義自身的文化身份。為此,王婧在創作中進行了多維度的探討:她以視覺藝術挖掘潛意識中隱藏的情感并進行深度思考,運用詩歌完成情緒表達和情緒觀察,并通過用戶體驗設計尋求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案。
王婧認為,圖案,作為文化錨點,是承載文化信息、激活文化意識、喚醒個人和群體文化情感的重要載體。她將個體、社群和城市連接起來,形成了獨特的視角,即第三層城市肌理。不同于傳統的地域文脈,第三層城市肌理以圖案為載體,在橫向與縱向上連接起不同地域、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信息,呈現出相互碰撞且衍生變化的符號特征。在王婧的藝術創作中,她進一步運用了抽象的視覺表達,將步行路線與歷史圖案相融合,塑造出抽象的人物形象,巧妙地隱喻了人類日常生活中潛藏的文化體驗和文化情感。
獲獎作品《藝術9號》:文化體驗與傳播的力量
作品《藝術9號:訪客的步行道——互動、影響與擴張》生動詮釋了文化體驗在文化傳播中的重要性。王婧認為,對游客而言,探索往往是一個自發且隨機的過程。當游客穿梭于城市主干道和主干道之間的小路時,個體之間的文化體驗也因行走路線的相異而不同。這種個體體驗會以多種形式參與公眾交流,比如口口相傳,旅游博客及其評論,互聯網討論等。這些交流在時間維度上會進行積累,逐步擴大,最終形成一定的影響力。
因此,作品中居于畫布左下方、占據三分之二畫布面積的游客步行路線,形成了兩張抽象的人物面孔,他們仿佛在竊竊私語。這象征著,在持續的城市探索中,分享與互動不斷交織,最終沉淀為一種間接的印象式體驗。畫布右側,城市道路如網絡般向外延伸、擴張,暗示著游客的體驗會通過各種媒介隨時間的推移而傳播,從而從游客的視角傳遞出對城市及其文化體驗的獨特詮釋。
這個傳播過程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喧囂,但在平靜的外表下,卻暗藏著強大的力量。因此,這幅作品還有著另一個名稱:《私語》。
關于王婧
王婧擁有跨學科背景,先后獲得伊利諾伊理工學院建筑學碩士、加州藝術學院交互設計學碩士學位,并具備扎實的藝術實踐基礎。她擅長將多元思維與直覺表達無縫融合,以此為核心驅動力,創作出兼具藝術性與設計感的作品,先后斬獲繆斯設計獎、泰坦商業獎、新銳女性藝術家等重要獎項。
其作品影響力廣泛,多次在國際上亮相,不僅登陸記憶博物館、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倫敦設計節、紐約設計節等國際平臺,還獲得《視覺藝術雜志》《藝術家談》《紐約周刊》等專業媒體的發表與推介。
藝術即思想
回顧自己的創作愿景,王婧說道:“作品的思想維度是其藝術價值的核心,它奠定了作品的思想性、探索性與啟發性,并以此引領觀者進入反思,從而使作品的藝術價值得到了更深遠的延伸。從這個意義上講,藝術、設計、思考、策略、愿景,甚至態度,都天然相連的。它們是人類理解、詮釋并回應自身與外部世界之間關系的方式。
對于我而言,我的創作實踐旨在探究那些潛意識中未被充分發掘的情感,并將其視為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核心源泉。我借助詩歌觀察讀者情緒,憑借視覺藝術進行深度思考,以此實現從個體印記到公共敘事的升華,并最終參與集體意義的塑造。”
“法國里維埃拉藝術家”國際獎將此殊榮授予王婧,不僅標志著王婧躋身于塑造全球創造力的杰出藝術家之一,也彰顯了對藝術恒久價值的認同——它始終是對話、反思、情感轉化與認知變革的重要力量。(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