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20日電 當地時間10月15日至18日,中國氣象局局長陳振林率團訪問英國,與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及英國氣象局就加強大氣科技合作展開深入交流。
在ECMWF總部,陳振林一行與ECMWF主任弗洛倫斯·哈比耶及其高層管理人員共同出席了第四屆雙邊會議。開幕式上,陳振林對ECMWF成立五十周年表示祝賀,并指出ECMWF是全球數值天氣預報的引領者。他表示,在氣候變化加劇背景下,極端天氣給各國帶來嚴峻挑戰,雙方都在積極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提升精準預報能力,希望未來加強數值預報模式研發和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等領域的合作, 共同為全球防災減災和氣象科技發展做出貢獻。
弗洛倫斯·哈比耶表示,中國氣象事業的高速發展、氣象服務的廣度和深度令人印象深刻,對雙方扎實、富有成效的合作表示高度贊賞。雙方系統總結了自2014年簽署合作協議以來的多項成就,重點回顧了在數值預報模式研發、高性能計算、數據共享與交換等方面的合作經驗。下一階段,雙方就人工智能氣象模型驗證、聯合開展全球極端天氣事件分析與評估、共同舉辦前沿技術領域高水平研討會等議題達成了共識。
訪問期間,陳振林一行順訪英國氣象局,并與英國氣象局局長彭妮·恩德斯比及其核心管理團隊舉行會談。陳振林回顧了自1991年簽署合作備忘錄以來的合作歷程,高度評價雙方在數值天氣預報、氣候科學與服務、國際氣象治理等領域的合作成效。彭妮·恩德斯比表示,中英兩國氣象部門在服務國家氣候適應戰略,推動氣象服務與金融、能源等行業融合,釋放數據價值等方面,理念高度契合,對中英兩國科學家在"從氣候科學到氣候服務(CSSP)"等項目中的精誠合作表示贊賞。雙方同意,繼續深化CSSP框架下的合作,并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早期預警系統中的應用,加強極端天氣事件歸因研究,促進氣候服務在農業、能源、城市等關鍵領域的應用轉化,更好地支持氣候適應型社會建設。
此次訪問進一步深化了中國氣象局與歐洲主要氣象機構的戰略互信與合作共識,為在人工智能氣象模型、氣候服務創新、全球早期預警體系建設等方向的協同發展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