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由中國合唱協會主辦的中國合唱協會第十八屆合唱節在青島圓滿收官。本屆合唱節以"山海天籟·歌涌青島"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國60余支優秀合唱團、逾3000人參與。合唱節歷時4天,舉辦開、閉幕式兩場專場音樂會,5場展演活動,兩場專家講座。
本屆合唱節創新采用"實況直播+照片直播"雙平臺模式,將現場精彩演出線上傳遞給全國觀眾,累計直播觀看量突破20萬人次,照片直播瀏覽量高達60萬人次。
當晚,指揮家徐東曉執棒,攜手青島音樂廳交響樂團與青島歌劇舞劇院合唱團,以氣勢恢宏的交響組歌《溫涼河的歌》《最亮的火焰》拉開合唱節開幕音樂會的序幕。隨后,青島城陽區薈城小學少兒合唱團、青島市老年大學男聲合唱團、新疆哈密合唱團等7支代表團隊相繼登臺,帶來女聲合唱、男聲合唱、少兒合唱與混聲合唱等多種形式的表演。新疆哈密合唱團獻上的《草原戀》與原創作品《請您嘗塊哈密瓜》,憑借極具地域特色的作品和出色的整體表現,贏得廣泛關注。
5場展演中,來自全國的60余支團隊,分別在童聲組、青少年組、成人組(混聲、女聲、男聲)、老年組(混聲、女聲、男聲)、聲樂組合及小合唱組各組別進行展示。每支團隊演繹兩首作品,其中一首要求為無伴奏合唱作品。各合唱團所呈現的作品,涵蓋經典、主旋律、原創、流行、民族等多種類型與風格,指揮率領團員根據團隊特色與對作品的理解,在舞臺上做出多樣化的詮釋與處理,展現參加合唱團的精神風貌,同時也體現了各地合唱事業的蓬勃發展。
4天5場展演,經評審團隊認真評審,評選出各組別一、二、三等獎,及優秀指揮獎、優秀伴奏獎、優秀新作品獎三個單項獎。由作曲家甘霖作曲、靖瑄作詞的原創新作品《福滿土樓》獲得中國合唱協會第十八屆合唱節優秀新作品獎。多個獎項的頒發,既是對參加團隊、個人的嘉獎,也展現了我國合唱藝術的多元發展和各地合唱藝術水平的不斷提高。
隨后,閉幕式現場舉行莊嚴的會旗交接儀式。在全場齊聲高唱《歌唱祖國》的激昂歌聲中,會旗飄揚,情感流轉,起承轉合間,生動詮釋了中國合唱協會合唱節的傳承與發展。
中國合唱協會理事長馬俊英表示,本屆合唱節要凸顯幾點:第一,從舞臺表現形式上有所變化;第二,從曲目選擇上要求各團選擇有自己特色的曲目;第三,評審體系上有所提升和改變,真正體現中國合唱協會在提升各省市合唱團藝術水準方面的引領作用。
合唱節還為參加團隊提供了交流學習的平臺。獲得老年組混聲合唱一等獎的新疆哈密合唱團團長韓愛榮說,合唱團之前參加過幾次國內合唱節的展演,一直希望參加中國合唱協會合唱節,年初接到合唱節舉辦的通知,第一時間就報名了,精心準備了半年有余。展演前,團員們從3000多公里的新疆哈密,坐了30多個小時火車趕到青島,每天都興致勃勃地排練、演出,也交到很多熱愛合唱的朋友。他們呈現的原創混聲合唱作品《請您嘗塊哈密瓜》有濃郁的新疆特色,為大家打開一扇了解哈密的窗戶。
重慶市渝中區教師合唱團獲得成人組混聲合唱二等獎,指揮周霞說,合唱團成員都是渝中區的中小學教師,在音樂、合唱領域為學生播撒種子。中國合唱協會合唱節這個平臺,能讓合唱團跟更優秀的隊伍進行學習交流,拓展大家的審美視野,開拓合唱團未來努力的方向。展演的各個組別也讓團員們看到不同年齡層合唱團積極歌唱的精神風貌,尤其是青島本地童聲、青少年團隊的表演,團員們認真觀摩、潛心"取經"。
除了為參加合唱團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性點評意見,中國合唱協會還舉辦了兩場針對合唱團日常訓練問題如何解決的專業講座:10月14日上午,中國合唱協會副理事長張德美以"告別'磨'唱——提升合唱團排練效能的探索"為題,與大家探索合唱團排練的科學方法;10月15日上午,中國合唱協會副理事長孫雷以"合唱聲音訓練要義"為題,探討如何打造唯美的合唱聲音。
中國合唱協會常務理事、作曲家甘霖不僅為此次參與合唱節的福建南靖縣土樓之春合唱團量身打造了原創作品《福滿土樓》,還親自擔任此次合唱團參與展演時的指揮,指導他們更好地演繹這部作品。這部作品還獲得本屆合唱節優秀新作品獎。甘霖說,合唱團要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作品,同時找到正確的、適合自己的聲音。
中國合唱協會自上世紀80年代舉辦以來,至今已舉辦十八屆,其發展軌跡與中國合唱藝術的演進脈絡緊密交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