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11月2日,“中國體育彩票杯”2025年北京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排球比賽在京舉行。本次賽事由北京市體育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辦,北京市排球運動協會承辦,弘赫國際體育運動中心、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回龍觀育新教育集團協辦,北京市體育彩票管理中心支持。賽事旨在推動北京市青少年排球運動發展,提高學生體育競技水平。
根據賽事報名情況,共有80所學校參與,909人報名參賽。本次比賽采用國家體育總局排管中心審定的2021-2024 排球規則,小學組比賽執行全國小排球競賽規則。賽事設置高中男子組、高中女子組、初中男子組、初中女子組、小學男子組和小學女子組共6個組別,分別在弘赫國際體育運動中心、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回龍觀育新教育集團等場地展開激烈角逐。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的律佳辰是一名高三學生,她認為能夠參加這次比賽,感到非常幸運。她說:“作為高三學生,這樣的參賽機會已經不多。在高二時,我曾因病暫時離開賽場,因此能夠重新回到比賽中,對我來說意義非凡。在高三緊張的學習生活中,這次比賽是一種調劑和放松。讓我從繁重的學業中暫時抽離出來,有機會在排球場上與隊友并肩作戰,創造了許多難忘的回憶。這段經歷不僅豐富了我的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的學習狀態和競技狀態,增強了自信心。”
談及實驗中學的女排隊伍,律佳辰介紹:“北師大實驗中學排球隊始建于1924年,至今有100年的歷史。我很榮幸能成為這支隊伍的一員。學校在排球方面給予了我們極大的支持,例如提供體育館作為日常訓練場地。我們的教練在訓練、生活和學習上也給予了我們全方位的關心和幫助。每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教練和隊友總是第一時間給予我們建議和鼓勵,幫助我們走出困境。”
律佳辰的母親則表示:“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加入了學校的排球隊,接受系統訓練。作為家長,雖然看到孩子每天訓練非常辛苦,心中難免心疼,但我們深知,這項運動不僅鍛煉了她的身體素質,更培養了她頑強拼搏的精神和強烈的團隊意識。排球訓練讓她在學習與運動之間找到了平衡,是身心全面發展的寶貴經歷。因此,作為家長我們始終全力支持孩子參加這項運動。”
對于排球給律佳辰帶來哪些改變時,律佳辰的母親認為,孩子最顯著的收獲,就是形成了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在訓練和比賽中,她與隊友們齊心協力、共同奮斗,為了團隊目標努力拼搏。這種經歷,對她未來的人生道路將是一種寶貴的財富。
中國體育彩票杯北京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排球比賽的設立,旨在通過體育競賽的形式,激發青少年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和社會責任感,讓更多青少年了解排球運動,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
對此,來自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的黃芃軒表示:“這次比賽的場館設施非常好,裁判的執裁水平也很高,排球氛圍濃厚。通過比賽,我發現了自己在訓練中的一些不足,今后會繼續努力提升。這次比賽不僅鍛煉了我的技術,也讓我在學習和訓練中變得更加堅韌。”
蘭朵是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回龍觀育新學校的一名學生,她認為本次比賽她和隊友們發揮的很好,大家配合的非常默契。她說:“我非常榮幸能夠參加這次比賽,通過比賽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平時學校非常支持排球運動的發展,我們學校是排球傳統校。在和隊友一起打比賽、一起訓練的過程中,我們培養了默契。學校的訓練氛圍特別好,這讓我更喜愛排球這項運動。”
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學的趙容慧也是一名高三年級的學生,能夠參加這次比賽,她同樣感到非常榮幸。作為高三學生這是她為數不多的參賽機會之一,在她看來這次比賽也算是為高中生活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對此她感到非常高興。
她說:“這次比賽不僅提升了我的協作能力,也讓我結識了很多新朋友。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這些經歷都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通過比賽,我增強了團隊配合意識,也提升了自己的協作水平。更重要的是,我認識了很多不同的人,這對我今后的成長非常有益。”
作為一名教練員,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的男排教練 李明表示:“我帶領學校的隊伍已經參加傳統校比賽很多年了。本屆比賽給我的感覺是賽事環境、比賽氛圍越來越好,場館設施和設備也比以前有了很大進步。通過傳統校比賽,能讓更多學生參與到排球比賽中,感受排球的樂趣;也能讓每個學校發展出真正具有自身特色的排球項目,讓排球運動在各個學校更好地開展,讓更多孩子喜歡上排球,我認為這是傳統校比賽最大的意義。”
談到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排球運動的發展時,李明說:“我們學校從2011年建立排球隊,逐步推廣排球運動。如今校園內各年級、各班級都有參與排球運動的學生,整體氛圍很好。我們學校的男排項目,自開展至今取得過許多優異成績。目前女排隊伍也在逐步組建,參加各類賽事,并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
本次排球比賽副裁判長吳鉞介紹:“傳統校比賽得到了北京市體育局和市教委的大力支持,參賽隊伍涵蓋高中、初中和小學各個學段。通過已經進行的比賽來看,本屆賽事的整體參賽水平較高,代表了北京市青少年排球的優秀水準。”
同時,吳鉞表示:“作為北京市傳統校的比賽,賽事僅限傳統校報名參賽,與其他排球賽事相比,傳統校比賽歷史悠久,已持續數十年,具有深厚的項目傳承意義。同時,這類比賽對青少年排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此外,賽事組委會相關人員表示,通過校園賽事的常態化舉辦,一方面讓排球運動走進更多校園,讓“享受體育快樂”的理念扎根青少年心中,另一方面也為北京排球人才儲備搭建了“基層選拔通道”——賽場上表現突出的青少年運動員,將有機會進入更專業的訓練體系,為北京排球事業發展積蓄后備力量。
隨著賽事的持續推進,越來越多青少年帶著對排球的熱愛走上賽場。賽事不僅是北京青少年排球運動普及的“助推器”,更成為培育青少年社會責任感、塑造健全人格的“成長平臺”,讓新時代青少年在運動中強健體魄、錘煉品格,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賽場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