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演出市場熱力持續攀升,多元演出以創新手法傳承經典,為觀眾帶來多維審美享受,更讓世界領略中華魅力。
21日晚,由湖南省歌舞劇院打造的民族舞劇《熱血當歌》在北京天橋劇場上演,該劇以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為背景,聚焦田漢、聶耳、安娥等文藝先驅的熱血青春,通過“戲中戲”“時空錯位”等創新敘事手法,將湘劇高腔的激昂韻律、京劇甩髯的剛勁力道等傳統戲曲精髓,巧妙地融入現代舞語匯之中,生動再現了《義勇軍進行曲》誕生背后的“文藝抗戰”故事。

舞劇《熱血當歌》田漢扮演者 張子豪:讓我感受到當時那一代年輕人對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風貌。

舞劇《熱血當歌》導演 馬波:以舞演歌,讓現在的年輕人也感受到我們革命先烈的熱血情懷。

近期,第十屆“全國優秀小戲小品展演”在江蘇無錫圓滿落幕。在為期10天的展演中,觀眾近距離欣賞了70多部優秀小戲小品,涵蓋30多個戲曲劇種以及木偶劇、皮影戲、音樂劇等不同藝術門類,集中呈現了近年來全國小戲小品創作的豐碩成果。

中國劇協分黨組成員 副秘書長 劉冰:能看到廣大的戲曲創作者,特別是一些基層的戲曲創作者和青年戲曲創作者,他們把自己對藝術的初心、對時代的感悟、對社會生活真善美的追求,都反映到了小戲小品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