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中國日報社攜手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在香港舉辦“2025大灣區論壇”。論壇以“金融互通,人才培育,文化同心”為主題,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在創新金融互聯互通、人才發展和文化融合等方面的最新進展與趨勢。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出席論壇并致辭,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作視頻致辭,中國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曲瑩璞作視頻歡迎辭。香港中聯辦宣傳文體部副部長林枬、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兼新聞及公共關系部主任黃景睿擔任主禮嘉賓。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官員,埃及、巴基斯坦、瑞士等國家駐港澳總領事、代表,港澳本地及外國商會會長和企業代表,專家學者,媒體及亞洲企業精英人士共約300人參會。
梁振英表示,在全面準確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前提下,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的融合發展,特別是香港與內地城市之間的跨境融合發展,將釋放出類似“核聚變”的巨大能量,推動大灣區發展。在過去幾年,香港與內地城市在跨境出行、金融互聯互通、數據流動、人才流動與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取得了進展。他認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之間巨大的潛力尚未充分挖掘,有必要增進對香港角色以及廣東各城市需求的了解,共同采取更多務實有效的措施。
李家超表示,大灣區論壇的舉辦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注入重要動力,意義非凡。他指出,香港是唯一融合中國優勢與全球優勢的世界城市,是重要的合作門戶,聯通大灣區內的人員、貿易、商業、文化和價值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香港致力于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動全球范圍內的高質量合作,本月初正式成立的“內地企業出海專班”將借助香港世界一流的專業服務,幫助內地企業走向世界。他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協同發展將為國家全球競爭力的提升作出重要貢獻。
曲瑩璞表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作為這一偉大進程的記錄者、參與者和傳播者,中國日報始終致力于向世界生動講述大灣區故事。面向未來,他建議,鞏固提升香港作為“超級聯系人”和“超級增值人”的平臺優勢,構筑“雙循環”的戰略樞紐;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的一體化布局,打造全球矚目的產學研融合創新高地;以文體旅深度融合為重要依托,塑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大灣區優質生活圈品牌。
此次論壇設立兩場研討會和一場對話會。特區政府代表及各界專家學者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如何在現有政策支持下進一步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優化對接三地機制、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中國高質量發展典范等話題進行分享。
首場專題研討會圍繞“創新金融賦能:香港引領跨境互通新格局”的主題展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致辭,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署理院長許佳龍主持,HashKey Capital首席執行官鄧超、全國政協委員羅卓堅和香港律師會會長湯文龍擔任討論嘉賓,探討香港如何在穩健監管框架下,推動創新金融基建,為內地企業“走出去”、國際資金“引進來”提供安全高效的平臺,推動區域與全球經濟互聯互通。
第二場專題研討會以“人才培育:創新生態的核心動力”為主題。博匯智庫主席、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張量童擔任主持人,香港創科發展協會創會主席陳迪源、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周駱美琪、全國政協委員龔永德、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創校校長倪明選和億航智能副總裁薛鵬作為討論嘉賓,共同探討如何強化人才培育體系、完善創科生態、深化高等教育與產業界協作、推動科研成果轉化。
最后一場對話會以“全運會機遇與共建灣區運動文化”為主題。香港浸會大學運動及健康科學系教授劉永松對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羅淑佩;香港賽馬會內地事務部主管陳岳鵬及香港女子擊劍奧運金牌得主、香港賽馬會對外事務經理江旻憓作為特別嘉賓,圍繞以全運會為契機,探索粵港澳大灣區如何聯動運動賽事、增強區域內文化交流與合作等話題深入探討。
云南省文旅廳作為論壇特別支持機構在會場設立云南特色展臺,通過“非遺歌舞展演+文旅伴手禮+實地場景聯動”的立體模式,為參會嘉賓帶來云南文旅的沉浸式體驗,吸引眾多嘉賓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