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28日長沙訊 今天上午,以“錨定高質量發展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為主題的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在長沙舉行。過去五年,張家界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答卷。
張家界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黨組副書記鐘君介紹,“十四五”期間,張家界致力于打造入境旅游標桿城市,實現從“峰林秘境”到“世界舞臺”的提質升級。2024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次、旅游總花費,較2020年分別增長88.62%、104.35%。入境游客呈現爆發式增長,由2020年的3.1萬人次增加至2024年的183.06萬人次,增長59倍,比疫情前最好年份增長33.58%,入境客源覆蓋183個國家和地區,“國際張”風靡全世界。取得這樣的成效,主要得益于“四個更”。
文化更出圈。張家界突出青山之上是青史的文化內涵,彰顯山水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學意蘊,塑造“人生不到張家界,百歲豈能稱老翁”的超級IP,贏得了韓國等東亞文化圈游客的深度認同。傳承創新民俗文化,土家織錦“西蘭卡普”系列文創產品遠銷全球30多個國家,張家界元宵燈會成為數十萬中外游客體驗茅古斯等民俗活動的狂歡節。
產品更好玩。強化神奇山水與時尚運動的深度關聯,開發高品質的山地極限運動產品,天門山翼裝飛行、七星山“凌云天梯”、大峽谷高空蹦極吸引全球極限運動愛好者打卡體驗。緊扣國際化、年輕化潮流,舉辦國際街舞周、國際新雜技戲劇周、XTERRA越野跑世界系列賽、Hitch Open世界汽車AI競速錦標賽,張家界已成為中外青年展現自我、競技交流的重要平臺。
入境更便捷。張家界口岸獲批過境免簽人員入出境口岸,開通19條國際航線,建設智慧口岸,通關時間縮至15分鐘內。2024年,張家界口岸出入境旅客56.3萬人次,穩居中西部非省會城市第一,其中入出境外國人占出入境總人數95%,比例居全國空港口岸首位。同時,開通直達香港高鐵,游客在香港吃完早茶,中午就能到武陵源看峰林奇觀。
服務更暖心。張家界入選全國首批優化支付服務重點城市,創新推出入境游“匯錢包”服務,發布《張家界旅游匯兌地圖》,2000多家重點商戶POS機支持刷外卡支付,六大國有銀行ATM機全部支持外卡取現。今年上半年,張家界躋身境外游客Visa消費榜TOP7。針對最突出的語言問題,核發1187個小語種講解員證,實現39個等級景區中英韓文標識標牌全覆蓋,真正實現了“一本護照暢游張家界不見外”。當前,在熱門景點、核心商圈、重點航線,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游客匯聚在一起,有種參加“聯合國集會”的感覺。
站在新的起點,張家界將繼續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在大張家界國際旅游區建設中挑大梁、作示范,著力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城市、入境旅游標桿城市、國際康養度假城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張家界篇章。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何純 朱友芳|袁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