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主辦,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長安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培訓中心、河南路建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同豪土木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提供支持的2025年度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石金杯”施工工法、勘察設計和BIM技術大賽優秀成果交流會在江蘇省南京市圓滿舉行。

當天上午的大會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培訓中心主任高薇薇主持,江蘇省交通運輸廳二級巡視員周體光、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剛、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何淼依次致辭后,大會進入主旨演講環節。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原司長龐松結合“人工智能+交通運輸”等主題相關政策文件,系統解讀人工智能在交通領域的應用現狀與發展方向。全國勘察設計大師李霆聚焦“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主題,剖析行業現存的“設計與施工脫節”“數據孤島”等問題,提出工程行業需打造“設計-建造-運維”全生命周期業務曲線。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原副局長王太以“公路高質量發展與數字化轉型升級”為題,提出“五個高”發展目標和三個重點任務,并介紹了公路行業數字化發展目標與試點進展,同時展望了公路高質量發展的廣闊前景。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教授姜鋒以“創意無限,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下的方案設計”為題,指出當前行業仍處于“狹義人工智能時代”,正邁入“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的數字設計時代”,并通過多個實際案例,展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交通設計中的應用價值。

主旨演講結束后,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副會長鐘華宣讀本屆“石金杯”大賽獲獎結果。隨后,參會嘉賓為獲獎代表現場頒發獲獎證書,并為專家代表現場頒發聘書。

下午分享交流會由河南交院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紅兵主持。上海同豪土木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副總裁韓厚正率先作《數據筑基AI賦能——公路工程全生命期智能數字化技術體系構建與應用實踐》主題分享,詳解公路工程從“設計-施工-運維”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技術整合方案;公路長大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張喜剛院士工作室智能橋梁事業部副經理閆振海,則圍繞《面向現代化智能工廠的預制結構智能裝備及管控技術研究》,介紹預制構件生產智能化裝備研發與管理技術創新。
在優秀成果分享環節,BIM技術優秀成果《田畈項目數字化建造(BIM)綜合應用》和《智造地鐵·數聯未來-城市軌道交通工程BIM數智化應用探索》、勘察設計優秀成果《開拓新途-滬武高速公路太倉至常州段改擴建工程》和《天津濱海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勘察》、施工工法優秀成果《海底隧道最終接頭后澆帶施工工法》和《河道旁飽和水砂卵石地層沉井下沉快速施工工法》6個獲獎代表依次對其作品進行了分享。各項目通過案例講解、技術演示等方式,為參會者提供可借鑒、可復制的實踐經驗,進一步推動行業技術成果落地應用。
優秀成果分享環節結束后,大會現場開啟獲獎代表自由拍照環節。獲獎代表依次登臺,與自己的項目榮譽合影留念,獨享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本次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交通運輸行業搭建了技術交流與成果展示的平臺,更凝聚了行業共識,為推動交通強國建設、實現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