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的民勤縣,雖值萬木漸凋,卻處處洋溢著高質量發展的豐收喜悅……
民勤縣驕陽皎食品有限公司,無菌冷灌裝智能化生產線正全速運轉,吹瓶、灌裝、封蓋、碼垛一氣呵成,在秋意漸濃中每日穩定產出6000瓶山楂紅棗汁,日均銷售達3600瓶,為微涼季節注入一股暖流。
蘇武沙漠雕塑藝術主題公園持續迎來參觀熱潮,一系列以沙漠雕塑為靈感的文創產品,備受游客青睞。
依托甘味肉羊產業集群項目,民勤縣純種湖羊種羊場在今秋已為養殖戶供應種羊1600多只,并與16家大中型養殖專業合作社對接,輸出種羊1300多只,推動肉羊產業穩健發展,為鄉村振興積蓄深厚力量。
“十四五”時期,民勤縣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以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聚焦重點產業和關鍵環節,加強政策協同保障,優化區域產業鏈布局,強化上下游企業配套協作,著力打造縱向關聯、橫向耦合,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優勢產業鏈,加快形成超十億級和超億級梯次發展格局的產業集群。
精準“滴灌”育創新生態
產業是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如何讓產業“鏈”起來、經濟“強”起來?
以“鏈長制”為抓手,民勤縣圍繞“符合國家戰略、適應市場需求、契合資源稟賦、促進群眾增收”,梳理出清潔能源及裝備制造、特色農產品及食品加工、綠色化工、新材料、文化旅游、中醫藥等6個發展基礎好、成長性強,能夠推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點產業鏈,鍛造長板、補齊短板,“鏈”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民勤縣建立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總鏈長”,相關縣級領導擔任產業鏈“鏈長”,牽頭責任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產業鏈“執行鏈長”,相關責任部門分工協作的產業鏈鏈長制,分工明確、權責明晰,負責統籌推進6條重點產業鏈“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等工作。
“一個產業鏈、一名縣級領導、一個牽頭部門、一套實施方案、一位或幾位專家、一抓到底”的職責鏈模式,“能進能出”的動態調整機制和“主產業鏈+細分產業鏈”的協同發展機制,讓民勤縣打通產業鏈堵點難點斷點,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中航向清晰,行穩致遠。
同時,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專家學者和龍頭企業技術骨干等組建咨詢專家庫,民勤縣開展全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分析、政策研究和項目謀劃,鍛造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科技創新格局,形成關鍵技術自主創新“核心圈”,產業發展“朋友圈”,產業升級“輻射圈”,實現現代產業鏈的重點突破。
點“鏈”成金 強產業“芯”臟
超前謀劃布局,強有力的政策引領,如一劑“強心劑”為民勤縣產業集群發展注入“源頭活水”,不斷激發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活力、“新”動能。
深秋時節,寒意漸濃,但民勤人參果產業發展的熱力卻在持續升騰。在縣育苗中心的實驗室里,工作人員正專注地對通過莖尖培養、高溫脫毒技術獲得的脫毒試管苗,進行關鍵的隔離馴化與定植。這批種苗的成功繁育,將為下一季的生產奠定堅實基礎,在豐收的季節里,蘊育著新一輪產業升級的希望。
作為國內設施栽培人參果的最大產區,民勤縣注重前瞻研判,強化產業鏈“卡脖子”技術創新,打造自主核心技術產業鏈,搶占技術制高點、掌握發展主動權,以產業鏈“鏈長制”機制優勢推動集群式產業鏈升級,引領人參果產業精彩“蝶變”。
民勤縣鄉村振興服務中心主任馬超介紹說,“十四五”時期,針對制約產業鏈發展的短板弱項,民勤縣推行揭榜制科研立項,謀劃開展一批重大課題研究和科研項目,突破一批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轉化應用一批先進適用技術,讓科技賦能全產業鏈發展,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雙向互動,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和產品附加值。
“鍛長板”強優勢,“補短板”蓄后勢,民勤縣緊扭產業鏈“牛鼻子”,深耕產業鏈細分行業,找準產業鏈的“核心點”,“一鏈一策”“一企一策”,提升關鍵產業鏈,激活產業“芯”動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助推質效雙提升。
時至“十四五”末,民勤縣特色農業、新能源、中醫藥及文化旅游等核心產業,已勾勒出齊頭并進、協同發展的新圖景,整體規模與效益實現跨越式躍升,站上全新發展臺階。
全域振興 樹鄉野標桿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企業如散落的珍珠,唯有串珠成“鏈”,才能形成眾星捧月般的集群發展之勢。
這幾天,民勤同澤農業有限公司羊業肉羊屠宰及精深加工廠機聲隆隆,干凈整潔的生產車間、國際先進的屠宰加工生產線讓人眼前一亮。工人們正在對排酸后的羊肉進行精細分割,全排、半排、高鈣磚、羔羊肉卷、法式小切、法式十二肋等各類新式羊肉產品琳瑯滿目。
精深加工作為民勤縣種草養羊“產、加、銷”一體化全產業鏈條中的重要一環,集肉羊屠宰、加工、冷鏈一體,與產業鏈上下游互動互促,橫向拓展、縱向延伸,夯實產業鏈集群化發展基礎,實現肉羊產業鏈的安全和產業鏈價值的最大化。
民勤縣擦亮“中國肉羊之鄉”金字招牌,著重在穩鏈固鏈強鏈延鏈發力,以“品種培育——種羊投放——繁育羔羊回收——精深分割加工——冷鮮羊肉銷售”的產業化發展方式為依托,引進、孕育上下游企業,聚心發展,貼心服務,推動形成完整、效益明顯的全產業鏈閉環,實現優勢產業從“追跑跟跑”向“并跑領跑”轉變。
“我們持續深化產業鏈開放合作,鼓勵企業積極開展區域交流合作。”民勤縣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劉發榮介紹說,在推行“鏈長制”過程中,民勤縣積極打造細分領域的單項冠軍和隱形冠軍,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不斷提升產業鏈企業專業化能力;孵化培育一批瞪羚企業和“小巨人”企業,引導成長性好的小微企業“規下轉規上”。
為推動戰略性產業集群協調聯動,“十四五”時期,民勤縣還鼓勵傳統優勢產業通過垂直、水平、共生、全產業鏈、網絡化等不同形式實現集群化發展。圍繞“產業園區化、園區產業化”,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改造提升園區基礎設施,完善創新園區發展政策,推動要素向園區集聚、項目向園區集中、產業向園區集群,著力打造特色鮮明、鏈條完善、互為補充的高質量發展增長極。
舉目已覺千山綠,宜趁東風馬蹄急。在“鏈長制”這把金鑰匙的驅動下,民勤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列車已駛進“十四五”的豐碩站臺,正加速奔赴下一站:“十五五”!一幅更具活力與競爭力的產業宏圖,正在前方展開。
(中國日報甘肅記者站 馬愛彬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