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1月9日電 在9日上午舉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傳承論壇上,浙江省文物局局長朱海閔發表題為《數字賦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考古前置的浙江方案》的主旨演講。她表示,浙江以“考古前置”改革方式,探索用數字技術賦能文化遺產保護,破解“城市建設與文物保護”的全球性難題,讓珍貴的文物與澎湃的發展,在同一片土地上和諧共生。
朱海閔表示,針對項目建設常與文物保護的沖突,浙江始終堅持“保護第一”,用“數字地圖”破題,讓建設選址可以避讓文物?;诖髷祿季S,建成浙江省不可移動文物地理信息系統,系統整理和集成錄入海量不可移動文物地理信息數據;集成文物數據與國土空間規劃數據,將全省土地劃分為“紅、黃、藍、綠”四個等級,形成地下文物埋藏風險的“數字沙盤”;建立“考古前置白名單”,明確11類無需考古的土地類型,深化精準管理。
朱海閔表示,浙江創新實施“先考古、后收儲”,用“數字平臺”解題,變“企業跑腿”為“數據指路”,實現考古前置全流程閉環管理。一是搭建全省統一的“線上工作平臺”;二是建立跨部門“數據共享機制”;三是構建權責清晰的“三級協同體系”。
她表示,考古前置改革仍在路上,我們將通過數字化技術構建全省文物全要素知識圖譜,將考古前置積累的數據轉化為新型學術基礎信息,支撐歷史學、考古學等多學科開展數字化交叉研究與融合創新,讓考古前置的各類數據在數字時代持續釋放價值,真正實現以“數據”點亮數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