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1月13日長沙訊 11月13日,2025中國新媒體大會技術應用論壇在湖南長沙舉行。論壇以“智媒新生態:人機協同與價值共創”為主題,深度探討人工智能技術在傳媒業態的創新和發展,發布先進技術賦能媒體融合發展實踐成果。論壇為2025年“融媒有技”優秀案例進行了頒獎,包括中國日報社“洛書”國際傳播智能體平臺在內的20個“融媒有技”優秀案例和10個基層媒體優秀案例成功入選。
“融媒有技”優秀案例庫由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組織,面向新聞單位、技術企業、高校與科研機構等征集與展示年度技術賦能案例,強調對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支撐、創新性與合法合規等維度。該品牌自前期歷屆活動以來已形成示范效應,2024年,中國日報社智能勘誤系統曾入選“融媒有技”優秀案例。
今年9月,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延續“融媒有技”系列活動積淀的技術特色與精品導向,發起2025“融媒有技”優秀案例征集。自啟動以來,活動受到了業界廣泛響應,共收到來自中央和地方新聞單位、相關科研機構、商業傳播平臺及技術公司申報的案例136件。案例聚焦“生產賦能、傳播增效、數據運營、機制創新”等4個方面,并特別新增“基層媒體特別推薦”類。經過多輪嚴格審核,最終遴選出20個“融媒有技”優秀案例和10個基層媒體優秀案例。
“洛書”平臺依托中國日報社在國際傳播領域的長期實踐與技術積累,基于中國日報社自主知識產權的“河圖”國際傳播大模型和“萬象”國際傳播語料庫,融合可編排智能體集群、檢索增強生成(RAG)與高精度命名實體識別(NER)等技術,面向國際傳播的采、寫、編、審、發、評全流程提供一體化支撐。平臺通過模塊化編排把采編環節的原子能力可視化、流程化,既提升跨語種、跨媒介生產效率,也強化內容的可核驗與風險防控,形成自主可控的智能化采編新模式。
當前,“洛書”平臺已融入中國日報全媒體采編運行,能夠根據不同任務快速調度智能體資源,支撐中國日報社全媒體內容生成、翻譯加工與分發編排上的協同,顯著提升生產效率與議題響應速度,并在重大節點實現高質量規?;a出。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編輯:何純 朱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