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14日,第五屆數字政務創新峰會暨“人工智能+高效辦成一件事”實訓班在北京昆泰嘉禾酒店舉辦。來自全國各地行政審批戰線的200余名黨政干部齊聚一堂,圍繞政務數字化轉型、人工智能場景應用、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等核心議題深入研討,共探數字政務創新發展新路徑,AI賦能政務實訓、團體標準落地、紅色文化融入成為本屆峰會的三大核心主題詞。
11月13日上午,峰會正式拉開帷幕。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會長王秉科致歡迎辭,強調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應用為“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注入強勁動力,是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的關鍵支撐。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技術總監陳亞軍圍繞政務領域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場景展開專業解讀,為行業規范化發展提供清晰指引;政務服務標準專家賈賓正式發布《政務領域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指引》團體標準,填補了該領域標準化建設的相關空白,為技術合規應用、風險防控提供重要依據。
雞西市、寶雞市渭濱區、甘肅敦煌市等多地代表先后分享實踐經驗,從社會救助與民生服務深度融合、政務服務全流程標準化建設到AI賦能文旅政務數字化轉型等多個維度,集中展現了各地數字政務建設的豐碩成果與創新實踐。
本屆峰會亮點突出,紅色文化與政務服務的融合發展成為重要議題。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彭鐵元在主題分享中,深入闡釋了紅色文化在政務服務大廳的傳播價值與實踐路徑,提出以紅色基因作為為民服務底色、融入政務服務各環節,讓政務服務大廳成為紅色文化傳播的重要陣地,為紅色文化走進千家萬戶搭建有效平臺。
內蒙古通遼市政務服務中心等全國6家政務服務中心獲授“紅色文化傳播共建單位”稱號,標志著紅色文化與政務服務融合發展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13日下午,“人工智能+高效辦成一件事”實訓班正式開班。政博會學術委員會聯席主席劉允強、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原局長董學耕等業內專家,分別從數字政務理論發展趨勢、政務數據價值釋放路徑、人工智能技術實操應用等維度開展專題授課,助力參訓干部系統提升數字化履職能力。
遼寧省數據局“人工智能+12345實驗室主任張時佳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解決方案、政務熱線智能化升級等實操性內容展開深度分享,并針對人工智能技術落地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問題進行針對性剖析,形成多項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據悉,本次活動是中國通信工業協會10年來舉辦的第24次政務服務、政務熱線領域學習研討活動。截至目前,線上參與學習的黨政干部累計達4000萬人次,充分彰顯了政務服務領域黨政干部踐行“人民至上、服務無限、學無止境”理念的良好風貌。此次峰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全國數字政務建設經驗交流搭建了高效平臺,更為近400萬政務服務工作者推動數字政務標準化、智能化、品牌化發展,持續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撐與實踐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