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走進河南開封杞縣官莊鄉常莊村的百畝晚秋梨種植園,沉甸甸的果實掛滿枝頭,金黃飽滿的晚秋梨在陽光下格外誘人,陣陣果香撲面而來,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
據悉,這片梨園的“帶頭人”是郭莊村村民張新生,他有著10年晚秋梨種植經驗。近年來,張新生敏銳捕捉特色農業發展機遇,聯合當地村民共同打造晚秋梨種植產業,如今種植面積已達260余畝,涵蓋蘇脆一號、園黃、秋葉梨、晚秋紅梨等五個優良品種。“目前梨園正值盛果期,現在上市的是晚秋紅梨,我們的梨核小無渣、脆甜多汁,每年7月至11月陸續成熟上市。”張新生介紹,按照當前市場行情,預計每畝梨園產值可達7000元左右。
在種植過程中,張新生探索出“果禽結合”的循環農業模式:果樹下養殖家禽,雞群既能啄食雜草、昆蟲,其糞便又能作為天然有機肥改良土壤;而梨樹落下的果子則成為雞群的“天然口糧”,形成了“以果養禽、以禽促果”的生態循環生產鏈,不僅提升了梨園的生態效益,還增加了額外收益。
優質的產品吸引了各地客商的目光。目前,官莊鄉的晚秋梨已遠銷上海、江蘇、浙江等多地,深受市場青睞。為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張新生還開發了梨酒、梨膏、梨醋等深加工產品,上市后同樣獲得消費者廣泛好評,進一步拓寬了增收渠道。
談及未來發展,張新生滿懷信心:“接下來,我會繼續扎根鄉村,結合自身種植經驗,帶動更多村民參與晚秋梨種植,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優化品種結構,全力打造官莊鄉晚秋梨特色農業品牌,讓特色果業成為鄉親們致富增收的‘金鑰匙’。”
近年來,杞縣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大力扶持特色農業產業發展,通過培育致富帶頭人、推廣生態種植模式、延伸農產品產業鏈等舉措,推動農業產業提質增效,助力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圖片/李楠 徐照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