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1月14日長沙訊 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2025年聯合國糖尿病日的主題是“糖尿病與幸福感”,倡導“提高認知,重在行動,關注職場糖尿病”。糖尿病作為患者數量龐大的常見疾病,是全球醫療領域的常見病之一。截至2024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達到5.89億,預計到2050年將增長至8.53億。糖尿病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中國的糖尿病成人患者約1.48億,位居全球首位。盡管通過實施國家糖尿病防治計劃,中國糖尿病控制達標率有所改善,但仍面臨挑戰。《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披露數據顯示,糖尿病知曉率僅36.7%,治療率才32.9%。這組扎心的數據揭示了糖尿病對人類健康潛在的危害。“如何防治糖尿病?”“糖尿病有可能逆轉乃至治愈?”等話題成為了醫療領域常年熱點話題。另一方面,隨著國內生物醫藥企業的科研攻關,諸多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技術和產品不斷更新換代、嶄露頭角,為糖尿病治療開啟了一扇新的窗口。
從“單純血糖控制”到“糖尿病逆轉管理”
糖尿病偏愛“誰”?工作忙、點外賣、吃宵夜、996、無運動、奶茶“續命”……這些年輕人的日常狀態背后,潛藏著一位隱形的健康殺手——糖尿病。正是這些“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讓糖尿病呈現年輕化趨勢。
據聯合國糖尿病日官網顯示,全球約7成糖尿病患者處于工作年齡。而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統計顯示,在中國20–79歲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達10.6%,其中多數屬于勞動年齡人群。更令人擔憂的是,職場人群對糖尿病的知曉率仍低于50%,且年輕患者比例正快速上升。對于這些年輕的糖尿病人來說,是否有機會逆轉乃至治愈?真的需要終生吃藥嗎?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會員、國際生活方式醫學認證醫生、主任醫師廖渝教授給出了答案。
“作為一名擁有30年臨床經驗的醫生,同時也是糖尿病運動與生活方式管理的實踐者,我想在此發出呼吁:糖尿病并非不可逆轉,關鍵在于‘早篩查、早預防’。”廖渝教授介紹,過去,我們認為糖尿病是終身疾病,需要終身服藥。但如今已有研究證實,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早期或前期,可實現逆轉——即擺脫“終身服藥”的困境。
將糖尿病逆轉作為慢病醫療服務之一的三諾生物提出了“MIT(Multi-DisciplinaryTeam,多學科團隊)治療方案”:由多學科團隊為患者制定個性化、可執行的干預方案,核心在于“追根溯源”——找到患者血糖異常的根本原因,進而精準干預。這套MIT方案能有效幫助患者實現糖尿病逆轉。
廖渝教授介紹,這套治療方案融合了先進的動態血糖監測技術、專業的醫生團隊以及自主研發的數字化平臺。依托這些優勢可為糖尿病患者提供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健康管理服務。糖尿病管理已從“單純血糖控制”升級為“糖尿病逆轉管理”。
在這一過程中,動態血糖儀的檢測起到了關鍵作用。“它的原理是通過皮下植入生物傳感器,每三分鐘采集一次血糖數據;一枚傳感器可連續使用15天,15天內的所有數據會形成每日血糖曲線,多條曲線疊加后,就能呈現患者15天內完整的動態血糖變化全貌。”
與傳統的“點血糖”監測相比,兩者差異顯著:傳統點血糖監測只能獲取瞬時血糖值,好比“打開手電筒”,僅能照亮手電筒所及的局部血糖情況;而動態血糖監測則像“打開電燈”,能清晰呈現患者血糖的所有波動細節,無任何遺漏。
“比如,患者分別食用甜玉米、紅薯、肉包后,動態血糖監測呈現的血糖數據與曲線完全不同——通過對比,我們能一目了然地發現:食用甜玉米后,患者血糖達峰時間更短、峰值更低,且無明顯高血糖或低血糖波動,因此甜玉米是更適合該患者的食物選擇。”廖渝教授舉例。
國產CGM加速破局慢病數字管理
控制乃至逆轉糖尿病這一“攀登珠峰”的過程中,血糖的日常科學監測十分重要。當前,血糖監測領域正經歷從“間斷點測”向“連續動態”的關鍵性技術變革。據國際糖尿病聯盟數據,全球糖尿病患者規模持續擴張,傳統血糖監測方式存在的監測盲區、需頻繁采血等痛點,推動市場對CGM(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技術的需求顯著上升。CGM不僅能提供全天候血糖波動趨勢,更可通過實時數據為糖尿病管理提供精準決策支持,已成為血糖監測領域增長潛力最突出的賽道。
在國內,國產CGM正在加速突圍。作為中國血糖監測領域領軍企業,三諾生物正加速推進CGM產品技術迭代與全球布局。基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葡萄糖傳感制備技術,三諾生物的CGM產品在精準性、穩定性及抗干擾性上實現顯著提升。同時,其創新將AI技術深度融入慢病管理全流程,自主研發的SinoGPT系統結合DeepSeek大模型,構建起“血糖監測—數據分析—行為干預”的完整數字化閉環管理體系。
“CGM不僅是血糖儀的技術升級,更是三諾從設備制造向糖尿病數字管理服務轉型的核心載體。作為‘全球領先的糖尿病數字管理專家’,我們將持續推進科研成果實用化落地,讓高端醫療產品覆蓋更廣泛人群。”三諾生物副董事長李心一向記者介紹。
“我們既要聚焦關鍵‘卡脖子’技術環節,更要敢于在高端產品領域與國際品牌直接競爭。隨著全球研發中心投用與新一代CGM產品持續迭代,三諾正憑借深厚技術積累與創新能力,在全球CGM市場占據愈發重要的位置。”李心一表示。
以三諾生物為代表的中國生物醫藥企業全球化進程提速。今年上半年,三諾生物海外業務收入9.97億元,占總營收比重44.06%,全球化已成為業績增長的核心驅動力。截至目前,三諾生物已躋身全球第四大血糖儀企業,在中國血糖檢測零售市場的份額超過50%,全球用戶超過2500萬,產品和服務覆蓋187個國家和地區。三諾生物二代CGM產品也已通過歐盟CE-MDR認證,獲批適用于監測2歲及以上人群葡萄糖水平,為進軍歐美主流市場奠定堅實基礎。
科技研發依然是攻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關鍵一環。據了解,三諾生物總投資5億元、建筑面積7萬平方米的全球研發中心,將于2025年底逐步投用,核心聚焦生物傳感、可穿戴設備及高端植入醫療器械的研發創新。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編輯:朱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