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也想互聯網+ 瞄準小家庭大生意
移動用戶編輯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費訂閱30天中國日報雙語手機報。
當不賺錢的物業管理行業遇上互聯網,會產生什么化學反應?
物業公司彩生活去年6月上市之后,市值迅速超越母公司花樣年,資本市場愿意為此買單,這就是最直觀的表現。
當然,彩生活打的不是傳統物業牌,它向資本市場兜售的是社區里的人與家庭,他們在社區互聯網平臺上的消費將為公司帶來源源不斷的利潤。
這讓物業管理行業眼前一亮。自上世紀80年代第一家物業公司在深圳誕生以來,傳統物業管理行業的利潤越來越薄,如今很多公司面臨虧損困局。而彩生活提供了一種新的盈利模式。
很快,東光股份、開元物業、丹田股份、華仁物業等物業公司陸續登陸新三板上市,萬科、中海、綠城等一批知名房企也計劃將物業公司分拆上市。如果不出意外,中海物業將是繼彩生活之后國內第二家實現分拆上市的物業公司,登陸資本市場的前期準備動作已經展開。
毋庸置疑,物業管理行業的互聯網+風口已經來臨,稍微大一點的物業公司都想成為風口上的“豬”。但如何切切實實地轉型,仍然是擺在各個物業公司面前的難題。
傳統物業虧損難題
不斷上升的人工成本,讓傳統物業管理公司直接面臨生存問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物業管理行業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傳統物業管理行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工成本在總成本的占比高達60%~70%。
過去三十多年,物業管理行業并沒有做出太多改變和進步,仍然停留在“農耕”時代,完全靠勞動力、靠手工作業。
現實是殘酷的。伴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紅利的消失,中國的勞動力成本逐年水漲船高。
彩生活CEO唐學斌直言,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每年大概以15%在增長,這個增長是來自于政府對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而最低工資標準是精準打擊物業管理這個行業的。因為物業管理行業的保安員、清潔工都是受最低工資標準調節的。所以物業行業每年要承受一個巨大的成本的增長。
成本上升的同時,傳統物業的收入卻在原地踏步,盈利空間被進一步壓縮,行業出現普遍性虧損。
上述物業管理行業人士表示,他所在的物業項目的物業管理費多年未漲。
變數
武裝到牙齒
新聞熱搜榜
24小時新聞排行
24小時熱評排行
獨家策劃
精彩推薦
- [熱點] 53歲克魯尼被曝造人成功 嬌妻已懷孕3月
- [電影] 《少年時代》拿下英國電影學院獎
- [頒獎] 第57屆格萊美獲獎名單出爐
- [熱議] 筷子兄弟方否認全美音樂獎買獎:買得起嗎
- [拍賣] 瑪麗蓮夢露300件遺物將拍賣 預計可以售出621萬
- [電影] 環球難以終結《速激》系列 辟謠稱至少還有三部
- [熱點] 《西游記》重播3000次 六小齡童申吉尼斯
- [蠟像] 海瑟薇新蠟像嚇人 發型土氣張血盆大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