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晚,甘肅演藝集團歌舞劇院攜中國經(jīng)典舞劇《絲路花雨》在澳門百老匯劇場亮相,讓澳門觀眾在家門口一睹中國經(jīng)典舞劇的不朽魅力。這也是《絲路花雨》繼2005年參加澳門回歸六周年慶典演出后,兩度來到澳門特別行政區(qū)。
創(chuàng)排于1979年的舞劇《絲路花雨》以敦煌壁畫和絲綢之路為題材,以和平、友誼為主題,通過敦煌畫工神筆張和女兒英娘與波斯商人患難與共、生死相交的故事,用獨居想象力的藝術(shù)手法“復(fù)活”了燦爛輝煌的敦煌壁畫,再現(xiàn)了敦煌文化。
舞劇《絲路花雨》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民間歌舞于一身,“千手觀音”“反彈琵琶”“蓮花童子舞”“霓裳羽衣舞”......出自100多幅敦煌壁畫中的敦煌舞姿,婀娜蹁躚,讓現(xiàn)場近2000多名觀眾穿越時空,仿佛走進古絲綢之路的歷史畫卷中。澳門觀眾紛紛贊嘆“太美了!”“不愧是‘大美敦煌’,以前雖然去過敦煌,但藝術(shù)化的‘敦煌’更加令人震撼。”
被廣泛贊譽為“中國舞劇的里程碑”“中國民族舞劇的典范”“東方的天鵝湖”的舞劇《絲路花雨》,不僅開創(chuàng)了中國舞蹈史上一個全新舞蹈流派“敦煌舞派”。歷經(jīng)44載,先后出訪朝鮮、法國、意大利、日本、美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演出3800多場,所到之處,勁刮“絲路風(fēng)”,攪熱“敦煌韻”,不僅成為“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舞臺精品代表,更成為新時代展示“交響絲路·如意甘肅”的文化名片、“一帶一路”建設(shè)中的重要文化標(biāo)識以及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文化名片。(供圖 甘肅演藝集團)
(中國日報甘肅記者站 馬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