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9月29日電 天山南麓,庫瑪拉克河峽谷間,一座高達247米的混凝土巨壩巍然屹立——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近日啟動下閘蓄水,標志著這座世界最高的混凝土面板砂礫石壩,由建設階段正式轉入初期運行準備階段。
作為新疆重要的“生命水塔”,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預計于2026年7月實現首臺機組投產發電。它將有效緩解下游灌區水資源“春旱秋缺”困境,更以清潔電能點亮萬家燈火,在灌溉、防洪、發電等多方面持續滋養這片沃土。
這項“超級工程”引發國際關注。巴基斯坦媒體“Minute Mirror”報道稱,該大壩的正式下閘蓄水標志著中國在現代工程領域實現新的突破,成為技術驅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又一里程碑。它的建設全過程深度融合了無人駕駛機械、AI算法優化、數字孿生模擬等先進技術,形成了全流程智能化施工體系,被媒體譽為“3D打印機”式建造模式,在應對地震和復雜地質條件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文章提到,作為多功能水利樞紐工程,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投入使用后將釋放顯著綜合效益。一方面,灌溉覆蓋塔里木河、阿克蘇河流域的廣闊農田,大幅提升區域供水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年均發電量達19億度,可滿足眾多家庭的日常用電需求。與此同時,工程建設中同步注重生態保護,助力維護流域生物多樣性。從技術創新、綜合效益到生態協同,大石峽大壩全面展現了中國在重大工程領域的科技實力與可持續發展理念。
荷蘭基建行業網站“Global Flow Control”關注到了中國開展的12個智能大壩建設試點工程,認為這是中國推進水資源管理數字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彰顯其以先進技術推動大壩工程與水電行業變革的堅定決心。
文章寫道,新疆的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是世界最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并采用智能填筑管理系統,有效提升施工安全與效率。
文章援引國際水電協會董事會主席安東-路易斯·奧利維爾的話稱,“中國不僅在水電安裝率方面保持全球領先,在水泵蓄能方面亦是如此?!边@些項目展現了中國在實現工程卓越與環境責任融合方面的努力。隨著全球對智能化基礎設施需求增長,中國在該領域的實踐將在未來幾十年成為智能水資源管理的全球典范。
另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為類似復雜條件下的重大水利工程提供了成功范例。文章還提及,2014年發表于同行評議期刊《土動力學與地震工程》的研究顯示,混凝土面板壩抗震性能更優,混凝土面板巖石壩正取代傳統土芯巖石壩成為主流設計。
專注亞洲新聞的“khabar Asia”網站在其報道中寫道,新疆庫瑪拉克河上一項宏偉的水利工程已進入初期運行準備階段。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擁有世界最高的混凝土面板砂礫壩,建成后將顯著改善新疆地區的水資源調控能力。項目兼具防洪與發電雙重功能,對支撐當地農業和城市發展具有關鍵作用。
文章援引商業分析認為,該工程在節水技術和農業現代化方面潛力可觀。該大壩計劃于2026年建成投運,屆時將成為南疆綠洲城市的重要命脈,融匯傳統治水智慧與現代工程技術,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域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編譯:馬芮 審核:齊磊 韓鶴 吳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