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9月29日電 近日,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橋常泰長江大橋正式通車運營。這座“鋼鐵巨龍”橫跨長江,是連通江蘇省常州市與泰州市的過江通道。美國《旅行與旅游世界》網站刊文稱,這一里程碑建設極大地縮短了兩地的通行時間,在方便人們出行的同時,更將進一步激活區域旅游經濟,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注入新動能。
文章稱,常泰長江大橋不僅是一條重要的交通紐帶,也是一座現代工程杰作。它突破傳統橋梁設計范式,是長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際鐵路、普通公路三種方式于一體的過江通道。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獨特的非對稱設計:高速鐵路與公路分別置于橋體兩側,這種設計在同等規模橋梁中尚屬首次。
采用鐵路與公路并行的布局,堪稱橋梁工程界的“極限挑戰”。通常情況下,較重的鐵路會被置于橋面中央,公路被置于兩側,這樣的設計有助于平衡載荷,但會犧牲城市連線的靈活性,也浪費了寶貴的土地資源。中國工程師們則采用了創新方案,通過調整支撐鐵路的鋼索張力,精密校準預制構件,不僅成功實現結構穩定,也最大限度提高效率和土地利用率。
文章還提到,除了設計的獨特外,常泰長江大橋在建設過程中還采用了多項前沿技術,包括建造了全球最大噸位橋面吊機并研發了全球首臺超萬噸米級智能化塔吊。這些硬核裝備不僅確保了項目按計劃進行,也將宏偉構想變為現實。
面對長江洶涌的水流與復雜的地質條件,常泰長江大橋主塔采用的四塔肢“鋼混”空間鉆石型結構,增強了橋塔的承載力。同時,溫度自適應塔梁約束體系則能大幅釋放結構因熱脹冷縮產生的溫度應力,優化結構整體受力情況。文章認為,這些設計不僅保障大橋在極端環境下依然保持穩定運營,也真正實現了“百年工程”的承諾,為子孫后代提供了重要的基礎設施。
文章表示,常泰長江大橋令人驚嘆的還在于它更適合城市環境,通過將鐵路和公路交通相結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和提高效率。它也是長江橋梁網絡規劃的重要一環,長江橋梁網絡的擴大將提升該地區的交通狀況,并對區域發展起到顯著的推動作用。
文章認為,常泰長江大橋的建成是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重要里程碑。作為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橋,它為橋梁的設計和建造樹立了新標桿。與此同時,它不僅縮短了常州和泰州之間的通行時間,更串聯起長三角城市群的經濟脈絡。其貫通將顯著促進地區產業協作、旅游資源開發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新引擎。
“對于關注中國旅游新聞的人來說,這座大橋的通車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進展,將塑造中國未來出行和互聯互通的格局。”文章寫道。
(編譯:高琳琳 審核:馬芮 韓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