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遵義同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升級后的茶廠車間,自動化設備一字排開,生產線上,嫩葉翻滾,茶香撲鼻,工作人員根據制茶工藝及設備操作要求,正有序進行設備調試和生產加工。攤青、殺青、揉捻、烘干、提香等多道工序后,上千斤鮮葉變成口味清香的道真硒鍶茶。
“這是我們剛引進的智能制茶設備,今天完成調試并正式投產。”公司負責人韓嬌介紹,當前正是夏秋茶加工的黃金時期,這批專注于綠茶生產的“新幫手”,按下新茶飲訂單生產“加速鍵”。
遵義同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位于貴州省遵義市道真自治縣,是一家集茶葉種植、生產、加工和銷售于一體的茶葉全產業鏈龍頭企業。公司采取“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擁有自有及合作基地超12000余畝,在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以茶葉專業合作社的形式帶動發展茶農800多戶,發展訂單農業,解決茶農生產、加工無技術,產品無標準,銷售無市場的難題,為茶農人均增收4300余元。
2024年以來,粵黔協作工作隊遵義工作組道真小組搶抓珠海·遵義共同打造“全國新茶飲供應鏈中心”機遇,成功引進新茶飲供應鏈企業深圳新榮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大量的夏秋茶收購訂單,同舟公司積極響應,成為新茶飲訂單供應商之一。
“以前夏秋茶沒人收,公司主要是做春茶訂單,設備相對比較陳舊。”韓嬌說:“現在‘新茶飲’訂單不斷,原有的生產設備已無法滿足訂單需求,添置新的生產線已是迫在眉睫。”
粵黔協作工作隊遵義工作組道真小組了解這一情況后,積極協調農業農村等部門投入銜接資金400余萬元,為遵義同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貴州京黔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道真自治縣泰和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等一批新茶飲供應企業購進一批全新的智能化的茶葉加工設備,以新質生產力開辟新賽道,實現了茶葉加工技術的跨越發展,為茶產業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從鮮葉攤青到成品的色選,每一個步驟都由機器精準控制,確保了茶葉的產量和品質。”制茶工人韓柳生感慨地說:“現在引進了新設備,只需要四五個人就能完成之前20多個人的工作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我們大家都輕松多了。”
減成本,增產能,科技創新真正給企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同舟公司引進的全自動化茶葉生產線全程實現機械自動控制,設計工藝嚴格按照道真硒鍶茶特征設計而成,采用微波殺青、自動揉捻機、光波烘干等工序,相對于傳統茶葉手工炒制,不僅保證了茶葉品質和產量,同時也大大降低生產成本。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有了這套設備,不但提升加工水平,保證產品質量,也更好滿足新茶飲訂單需求,大大提高了茶農的經濟效益。”韓嬌說。
道真自治縣現有茶園近10萬畝,其中無公害認證6萬畝、綠色食品認證1萬畝、有機認證0.3萬畝、雨林聯盟認證6000余畝,預計今年茶葉產量4400噸,綜合產值4.5億元。接下來,該縣將緊盯新茶飲領域,全力開辟新賽道,搶抓珠遵合作打造新茶飲供應鏈中心機遇,圍繞特色產業“小切口”,做好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大文章”,全力推動茶產業升級、動能再造,激活茶產業發展向“新”力。(隆州軍|編輯: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