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13日電 金秋十月,光影生輝。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組織開展的境內外網紅大V"感知中國幸福行"主題參訪吉林活動期間,由中影與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的"優秀影片進校園"(吉林)公益捐贈活動,在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啟動。
在活動中,中影創新和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向吉林省首批10所學校捐贈了10套"中影校園影視公益服務平臺"專用放映設備,并配套《志愿軍:存亡之戰》、《里斯本丸沉沒》等100場次優秀影片,涵蓋歷史巨制、現實題材等多種類型,旨在通過系統化的影視教育資源配置,為青少年成長提供優質精神滋養。
吉林這片土地孕育了新中國電影的雛形,長春更被譽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立足吉林這片電影文化的厚土,吉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張叢在致辭中表示,優秀的電影作品,是傳承文化、記錄時代、啟迪思想、溫潤心靈的重要載體。它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直觀生動的表現形式,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受贈學校精心組織觀影活動,并與各類實踐活動有機結合,努力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光影課堂",讓每一部影片都成為生動的教材,每一次觀影都成為難忘的美育課,讓正能量通過大銀幕真正流入孩子們的心田。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李現曾在分享初衷時說道,在這片具有光榮歷史和深厚電影文化底蘊的土地上啟動"優秀影片進校園"活動,既是對國家關于推進文化惠民工程部署的積極響應,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舉措。
此外,依托"科技+內容+平臺"的全新架構,"優秀影片進校園"為青少年電影教育提供了系統化解決方案,開創了影視教育的新范式。每所受捐贈學校都將獲得從專業放映設備到精選影片資源的完整配置,建立起標準化的校園影院體系,讓學生們能夠持續欣賞到兼具思想深度與藝術價值的優秀影片,并通過精心策劃的影視教育課程,將電影藝術轉化為啟迪心智、陶冶情操的生動教材,幫助青少年在光影世界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審美素養,傳承紅色基因。
目前,中影和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的校園捐贈活動已覆蓋全國11省市上百所中小學,不僅為青少年帶來了豐富的精神食糧,更探索了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新型影視教育模式。未來雙方還將繼續助力推動教育一線影視教育,讓銀幕之光點亮更多青春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