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聯合主辦的《南京大屠殺研究——日本虛構派批判》多語種新書發布暨德文版版權輸出簽約儀式,于10月15日在第77屆法蘭克福書展舉行。
活動現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陳華棟,施普林格?自然集團人文社科(德語)編輯總監多蘿西?費策先后致辭。陳華棟闡釋了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多年來在戰爭審判、戰爭責任領域學術著作國際傳播工作中的堅守與擔當。他強調,《南京大屠殺研究——日本虛構派批判》多語種版本的出版,是對歷史真相的堅定捍衛,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的鄭重維護,對 “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中日關系格局構建的深遠助力。他表示:“這不僅是中國學術聲音走向世界的一次重要展示,更是人類正義之聲在全球范圍內的有力回響。”
多蘿西?費策高度評價這部著作,認為其以扎實的史料為基石,盡顯學術嚴謹性與專業性。她說:“程先生的研究以翔實的證據為基礎,展現了獨立而客觀的視角,為國際歷史話語貢獻了重要的聲音?!?/p>
俄羅斯科學院科學出版社副總裁瓦維洛夫?奧列格?基莫維奇通過視頻發言,從跨區域學術交流和維護世界和平雙重視角出發,肯定了本書俄文版出版的重大意義,同時表達了對防止戰爭悲劇重演、推動國際社會就歷史問題開展理性對話的深切期許?!八兄诓煌貐^和國家的人們增進相互理解,留存并傳承歷史真相,讓更多人認識到維護世界和平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我們必須以史為鑒確保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
譯者代表、上海交通大學戰爭審判與世界和平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儲欣予以視頻發言,講述多語種翻譯過程中對歷史細節的精準把控與學術嚴謹性的堅守。她表示:“我們真誠希望,通過這部著作,海外學界能更客觀地認識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真相,讓人類在銘記苦難中攜手前行,共同守護和平”。
著作創作者程兆奇教授現場深度解讀史料研究和著作創作的歷程。他結合自身數十年對上千部中日史料的深入挖掘、梳理、研究的經歷,闡釋了以客觀視角和學術力量批駁歷史虛無主義的重要性,強調學術是守護歷史記憶的有力武器,只有基于扎實史料的嚴謹論證,才能讓歷史真相經得起時間與各種質疑的考驗。
在全體嘉賓的見證下,《南京大屠殺研究——日本虛構派批判》英、韓、日、俄四語種版本揭幕儀式與德文版版權輸出簽約儀式舉行。四語種版本的集中亮相,展現了本書在國際傳播領域的階段性成果;而德文版版權的輸出,更標志著這部 “守護歷史記憶”的學術著作在國際學術交流領域邁入新發展階段。
未來,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將繼續攜手國際合作伙伴,推動這部著作以更多語種形式走進全球更多國家和地區,讓嚴謹的學術論證成為歷史真相堅實的 守護者,為構建基于歷史真相、面向未來的國際認知貢獻中國學術力量,讓和平的種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發芽。
(中國日報上海分社 記者 周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