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2025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中國賽(中國機器人大賽賽區)在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順利落下帷幕。本次大賽歷時三天,匯聚了來自全國的300余所高校、近1700支隊伍,超過5000名選手,圍繞機器人智能控制、系統集成與場景應用等方向展開激烈角逐,全面展示了我國在機器人技術創新、產教融合與人才培養方面的最新成果。
作為賽事主辦城市,石家莊市為大賽的成功舉辦提供了全方位保障。當地積極整合會展資源與產業優勢,依托在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領域的良好基礎,為機器人技術的展示交流與產學研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撐,也通過舉辦高水平國家級賽事進一步提升了城市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影響力。
石家莊市副市長李為軍強調,石家莊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節點城市,正全力打造先進制造產業高地,機器人產業是重點布局的戰略性新興領域。市委、市政府將一如既往地為科技創新提供優質服務與政策支持,希望通過此次大賽進一步集聚創新資源,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為石家莊乃至全國的機器人技術發展和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本屆大賽大學組共設立24個大項,涵蓋智能機器人系統、工業自動化、服務機器人與智能感知等多個前沿領域。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首次增設“智源具身大模型挑戰賽”賽項,作為國家級賽事中首個具身智能專項賽道,該賽道聚焦“機器人+大模型”前沿方向,使用具身大腦類的開源大模型智源RoboBrain2.0考核參賽選手對AI在物理世界的“感知-認知-決策”閉環能力的掌握水平。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為參加比賽的參賽選手提供了開源大模型、專屬算力,搭建“理論+實戰”成長體系,實現“以賽育才”,推動具身智能技術從實驗室走向落地應用。
與此同時,大賽緊跟國際技術發展趨勢,進一步拓展了“人形機器人”相關賽項的內容與規模。多支隊伍帶來了具備雙足運動、動態平衡、復雜環境適應等能力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平臺,在自主導航、物體操作、人機交互等任務中表現出色,展現了我國在具身智能載體平臺研發方面的快速進步,也為服務機器人、特種作業等場景提供了新的技術路徑。??
賽事整體注重學科交叉與實戰能力,強調機器人在智能制造、民生服務等場景中的實際應用價值。經過多輪比拼,最終共有58支隊伍榮獲冠軍,58支隊伍獲得亞軍,58支隊伍獲得季軍。參賽選手在比賽中展現出良好的工程素養、創新思維和團隊協作能力,多項技術方案體現出較高的實用潛力與推廣價值。
大賽同步推進職教賽道與青少年賽道的建設。職教賽道聚焦機器人技術在高技能崗位中的實際應用,突出工藝實現與崗位對接能力;青少年賽道則以趣味任務和創意項目激發青少年對機器人技術的興趣,強化基礎能力與科學素養的培養。多賽道協同的賽事體系,為我國機器人領域構建了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鏈條人才儲備機制。
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侯增廣指出,中國機器人大賽已發展成為集技術交流、成果轉化與生態共建于一體的高水平平臺。賽事有效促進了高校、企業與地方之間的協同發展,為機器人技術在實際場景中的落地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特別是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等前沿賽項的設置,體現了大賽對未來產業方向的前瞻布局。
隨著閉幕式的順利舉行,2025中國機器人大賽圓滿落下帷幕。賽事所推動的技術交流與產業互動,將持續為我國機器人領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