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戶外品牌始祖鳥聯合藝術家蔡國強在西藏喜馬拉雅山區舉辦名為《升龍》的煙花藝術表演,活動以“致敬自然”為名,通過火藥爆破形成“龍形”煙花景觀。
主辦方稱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并采取轉移牲畜、清理殘留物等措施。但環保專家質疑高原低溫環境延緩材料分解,爆炸高溫直接破壞植被及土壤,聲光污染驚擾野生動物,殘留重金屬或污染水源。
9月22日,中國廣告協會發文評煙花“炸山”事件稱,廣告行業的創意與營銷,從來不是無邊界的“秀場”。中國廣告協會盼廣告行業“創意可大膽,界限須堅守”。《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也發文《氣得編不出標題》,表示為打著大地藝術的名義傷害大地的“創作”行為感到憤怒。強烈譴責,不勝痛心。
作為曾憑借優質產品與品牌形象積累良好口碑的品牌,其本可在營銷之路上有更多正向探索,此次卻意圖借創意提升品牌聲量,反因在海拔5000多米、生態極度脆弱區域舉辦活動,以“敬畏自然”之名行有可能損害生態之實,讓多年信任一朝受損。
這一事件深刻印證了一個道理:營銷創意若脫離對生態、道德、政策的基本敬畏,越過原則界限,不僅無法實現品牌增值,反而會讓品牌陷入輿論泥沼,得不償失。品牌營銷的生命力,源于對社會、對自然、對消費者的尊重與責任,唯有堅守底線,以合法、合規、合德、合情的方式展現創意,方能實現品牌與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資料來源:中國廣告協會網站
視頻:王文倩
校對:王晗
審核:王輝、吳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