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訊 (記者龍躍梅 通訊員代慧婷)記者9月19日獲悉,全行業首臺零碳氨燃料鋁棒加熱爐近日在廣東省佛山市發布。該設備以氨為燃料,實現了鋁加工加熱環節的零碳運行,可替代以天然氣為燃料的傳統多棒爐。
鋁加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點領域。在鋁型材生產過程中,鋁棒加熱環節的能耗占比較高,傳統天然氣燃燒加熱方式碳排放強度大。實現這一環節的零碳轉化,對全行業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零碳氨燃料燃燒技術的研發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跨學科、跨領域的協同創新。對此,佛山仙湖實驗室聯合廣東意利克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協同攻堅,向“零碳氨燃料鋁棒加熱爐”關鍵核心技術發起攻關。佛山仙湖實驗室依托在零碳燃燒領域的研究積累組建專業研發團隊,針對氨燃料的特性開展了從基礎研究到工程應用的全鏈條創新。
佛山仙湖實驗室黨委副書記王志方介紹,在研發過程中,他們重點突破了三大技術難題:一是通過創新性的燃燒器設計和控制系統優化,實現了氨燃料的穩定、高效燃燒;二是采用分級燃燒和先進的催化技術,使得氮氧化物排放遠低于國家標準;三是通過多級預熱和智能控溫等創新設計,大幅提升了系統熱效率。
該設備燃燒過程穩定、高效、安全,燃燒過程零碳排放。記者在設備演示現場看到,設備上各種儀表顯示出優異的升溫性能和溫度均勻性,運行過程中碳排放為零,且無硫氧化物、無煙塵排放,氮氧化物排放也通過多重控制技術大幅降低,優于國家超低排放標準。
“該裝備為鋁加工企業提供了一條清晰、可行、高效的深度脫碳路徑。”廣東意利克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厚宏表示,企業無需改變核心生產工藝,即可通過裝備替換,實現加熱環節的零碳化。
(責編:王仁宏、李楠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