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14日電(記者 程思)2025年10月13日,在第42個國際盲人節到來前夕,《觸摸故宮珍寶》、《觸摸 <清明上河圖> 》和盲文版《無障礙中國地圖》、《無障礙世界地圖》發布會在京舉行。中國盲文圖書館、故宮文創事業部、星球地圖出版社、中國盲文出版社負責人介紹了系列出版物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清明上河圖>
自2023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實施以來,各級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積極創造條件,為視障人士提供適合其需要的文獻信息、無障礙設施設備和服務,各出版機構也紛紛加入無障礙格式版本圖書、圖冊的出版發行行列,滿足視障人士的學習需求,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故宮博物院與中國殘聯攜手出版的無障礙版《觸摸故宮珍寶》、《觸摸 <清明上河圖> 》,在忠實還原故宮30余件館藏珍貴文物原貌的基礎上,結合視障人士認知特點進行無障礙增效設計,并輔以盲文與語音描述,多維度傳遞文物背后的歷史故事與文化價值,讓視障讀者利用視、聽、觸等多重感官讀懂文明的恢弘與雋永。其浮雕增效設計細致入微,無論是瓷器的釉色質感還是古畫的線條筆觸,或是汴河兩岸的市井煙火與繁華盛景,令視障讀者和明眼人印象深刻。故宮博物院在建院百年之際,雙方合作推出上述觸覺書,既是文物活化利用的創新探索,也是文化惠民的具體實踐,為視障群體打開了領略中華文明的新窗口,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容共享"的當代價值。 清明上河圖>
觸覺地圖在視力殘疾人的導航和空間認知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星球地圖出版社與中國盲文出版社在國內首次采用3D滴膠技術批量印刷盲文版《無障礙中國地圖》和《無障礙世界地圖》,即日起公開發行。無障礙地圖采用加厚耐磨特種紙,防水防潮,盲文標注與地理輪廓精準對應。中國地圖涵蓋 34 個省級行政區 + 重點地理標志,世界地圖利用不同浮雕紋理標注七大洲四大洋。成品尺寸530mm*730mm,方便擺放在書桌上供視障人士雙手觸摸感知。在無障礙地圖出版過程中,兩家出版社以"以精準測繪為骨,以規范盲文為脈,讓地理知識無障礙傳遞"為原則,嚴格遵循國家地理數據,確保疆域標注精準無誤,便于家長與視障兒童一起胸懷祖國、放眼世界。
故宮寶藏觸覺書和無障礙中國·世界地圖的出版,是我國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和《馬拉喀什條約》的重要舉措,將幫助視障人士通過觸摸更直觀地感知中華文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知美麗中國乃至更廣闊的世界,產生良好社會效益并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未來有關各方將進一步加強合作,推動更多無障礙文化成果落實落地,讓更多殘疾人朋友平等共享文明的滋養,更好融入社會。